“阿姨,請幫我少打點兒,多了我吃不完?!苯眨诤鲜∑铌柨h一中,學生王浯婷對分餐的阿姨說。餐盤中,一整根的油條被截成了約8厘米長的小段,面食有大有小, 就餐人員可根據(jù)各自的需求選擇。不遠的桌角處,幾個女生還組成了“拼餐”一族,“木耳燒雞、涼茹絲炒鴨、紅燒魚塊、香干炒肉、醋溜土豆絲。學校的菜分量較大,我們6個女生打5份菜,用公筷分著吃,花錢少、花樣多,還減少了浪費”。
在祁陽縣教育系統(tǒng),制止校園餐飲浪費深入人心。該縣各中小學、幼兒園將“厲行節(jié)約、反對浪費”納入開學第一課教育內容,貫穿于日常教育教學管理的全過程,并結合世界糧食日、中國農民豐收節(jié)等重要時間節(jié)點,深入開展愛糧節(jié)糧教育。同時,設立“學生文明就餐監(jiān)督員”,將學生日常飲食行為納入學生綜合評價,大力倡導“光盤行動”。
祁陽縣職業(yè)中專是湖南省最大的中職學校,師生超過1萬名。該校在教職工群體中開展“光盤”打卡行動,餐后隨手進行拍照,記錄各種節(jié)約,曝光各種浪費,并帶頭在校園網(wǎng)、微信圈曬出自己的“光盤”。祁陽縣文昌中學、縣中心幼兒園等城區(qū)學校精心規(guī)劃開辟了校內勞動實踐基地,班級領種“小菜園”,師生開荒、翻土、播種、澆水、管護等,體驗勞動的艱辛,體會糧食的來之不易。
“宣傳教育到位了,餐飲浪費現(xiàn)象明顯改觀,但并未斷絕?!逼铌柨h教育局副局長汪文祥說,“我們在調研中發(fā)現(xiàn),學生剩下飯菜并非本意,更多是因為不合口味、不得已而剩下?!?/p>
深層次的癥結找到了,祁陽縣迎難而上。該縣大力改善食堂操作條件,將校園“明廚亮灶”工程列入民生“微實事”項目,全力推進標準化食堂建設,目前已有82所學校的標準化食堂投入使用,全縣200人以上學校標準化食堂改造完成率90%以上。“學校食堂改造后,設施新、服務好、飯菜香,我不再挑食了。你看,這個學期我又長高了。”梅溪鎮(zhèn)中心小學學生王湘說。
實施營養(yǎng)餐計劃,祁陽縣指導各學校建立由師生及家長代表組成的膳食管理委員會,對食堂進行民主公開管理,科學制定食譜,制作搭配合理、價格適中、數(shù)量適宜、口味鮮美的“家常菜”“大眾菜”,保本不盈利開足學生伙食費。常態(tài)化推行校長教師陪餐制度,陪餐的校長教師與學生同時同地同標準用餐,核驗食品安全、膳食營養(yǎng),記錄反饋師生用餐意見。舉行食堂從業(yè)人員廚藝大賽,提高廚藝水平,更好地為師生員工服務。
“飯菜口味上來了,4000多人的師生食堂,每餐剩下的餐余垃圾同比下降了80%多?!逼铌査闹锌倓仗庁撠熑藙⑾轫槍Υ松钣畜w會。
小餐桌體現(xiàn)了大文明。祁陽縣教育局黨組書記、局長李鐵牛表示,祁陽建立了制止校園餐飲浪費的長效機制,定期進行監(jiān)督檢查和評估,并通過“小手拉大手”活動等,將“文明餐桌 光盤行動”延伸到家庭、社會,引導更多的學校及師生家長、社會大眾參與到“光盤”行動中,讓節(jié)約從餐桌開始,不負“糧”心,共同營造愛糧節(jié)糧的社會風尚。(李新春 于麗娟 陽錫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