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訪問中國食品安全網!
 

深圳市2020年第37期食品安全檢測信息公布

2021-01-06 17:07來源:深圳市市場監(jiān)督管理局 編輯:李玥

中國食品安全網訊(李玥)?為強化深圳食品安全監(jiān)管,有效防控系統(tǒng)性、區(qū)域性和行業(yè)性食品安全風險隱患,進一步提高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2020年深圳市市場監(jiān)督管理局對食品抽檢制度進行創(chuàng)新性優(yōu)化改革,突出問題導向,制定了食品監(jiān)督抽檢問題發(fā)現率4%的工作目標,遵循避免重復、全面覆蓋的抽檢原則,確保抽檢監(jiān)測經費用到實處,最大限度地發(fā)揮檢測效益。該局以此工作目標開展食品日常監(jiān)督抽檢、評價性抽檢、專項抽檢、執(zhí)法抽檢、風險監(jiān)測等方式的抽檢工作,近期抽檢情況通報如下:

總體情況

本次抽檢類型為評價性抽檢、專項抽檢和執(zhí)法抽檢,抽樣時間為2020年9月至11月,共抽檢生產、流通、餐飲環(huán)節(jié)食品及食品相關產品668批次,涉及經營主體340家,共檢測食品指標5159項次,發(fā)現不合格樣品26批次,其中,評價性抽檢共抽取465批次樣品,合格率為99.4%(評價性抽檢是評價該地區(qū)食品安全水平的重要指標);專項抽檢和執(zhí)法抽檢共抽取203批次樣品,檢出不合格樣品23批次。涉及不合格食品類別有餐飲食品1批次、淀粉及淀粉制品1批次、糧食加工品5批次、食用農產品14批次、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2批次、蔬菜制品1批次、水產制品1批次、水果制品1批次;涉及不合格項目類別為農藥殘留、獸藥殘留、食品添加劑、非食用物質、金屬等元素污染物、其他污染物、標簽。

各類食品情況

共抽檢保健食品5批次,未檢出不合格樣品。

共抽檢餅干7批次,未檢出不合格樣品。

共抽檢餐飲食品33批次,檢出不合格樣品1批次,不合格項目為山梨酸及其鉀鹽。

共抽檢茶葉及相關制品3批次,未檢出不合格樣品。

共抽檢炒貨食品及堅果制品6批次,未檢出不合格樣品。

共抽檢蛋制品3批次,未檢出不合格樣品。

共抽檢淀粉及淀粉制品22批次,檢出不合格樣品1批次,不合格項目為鉛。

共抽檢豆制品14批次,未檢出不合格樣品。

共抽檢方便食品13批次,未檢出不合格樣品。

共抽檢蜂產品5批次,未檢出不合格樣品。

共抽檢糕點17批次,未檢出不合格樣品。

共抽檢罐頭4批次,未檢出不合格樣品。

共抽檢酒類19批次,未檢出不合格樣品。

共抽檢可可及焙烤咖啡產品6批次,未檢出不合格樣品。

共抽檢冷凍飲品6批次,未檢出不合格樣品。

共抽檢糧食加工品233批次,檢出不合格樣品5批次,不合格項目為脫氫乙酸及其鈉鹽、山梨酸及其鉀鹽、標簽。

共抽檢肉制品21批次,未檢出不合格樣品。

共抽檢乳制品14批次,未檢出不合格樣品。

共抽檢食品添加劑5批次,未檢出不合格樣品。

共抽檢食糖2批次,未檢出不合格樣品。

共抽檢食鹽7批次,未檢出不合格樣品。

共抽檢食用農產品120批次,檢出不合格樣品14批次,不合格項目為4-氯苯氧乙酸鈉、6-芐基腺嘌呤、恩諾沙星、鎘、克百威、呋喃唑酮代謝物、氯霉素。

共抽檢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15批次,檢出不合格樣品2批次,不合格項目為乙基麥芽酚。

共抽檢蔬菜制品3批次,檢出不合格樣品1批次,不合格項目為甜蜜素。

共抽檢薯類和膨化食品11批次,未檢出不合格樣品。

共抽檢水產制品17批次,檢出不合格樣品1批次,不合格項目為N-二甲基亞硝胺。

共抽檢水果制品9批次,檢出不合格樣品1批次,不合格項目為甜蜜素。

共抽檢速凍食品6批次,未檢出不合格樣品。

共抽檢糖果制品9批次,未檢出不合格樣品。

共抽檢特殊膳食食品9批次,未檢出不合格樣品。

共抽檢特殊醫(yī)學用途配方食品12批次,未檢出不合格樣品。

共抽檢調味品4批次,未檢出不合格樣品。

共抽檢飲料8批次,未檢出不合格樣品。

不合格產品處置情況

對本次抽檢不合格的產品,該局已采取行政控制措施,防止不合格產品進一步流入市場。該局要求各轄區(qū)市場監(jiān)管部門及時對不合格產品及其生產經營者進行調查處理,責令企業(yè)查清產品流向,召回不合格產品,并分析原因進行整改;要求經營單位對不合格產品立即采取下架等措施,控制風險,并依法予以查處。

食品安全消費提示

深圳市市場監(jiān)督管理局提醒您疫情期間,到超市或菜市場等場所選購食品特別是購買進口冷凍肉制品和冷凍水產品時,應做好個人防護,避免直接用手接觸動物或凍品,如需接觸,可佩戴手套,接觸后及時洗手,避免觸摸眼、鼻、口。冷凍食品烹飪過程要保持清潔,使用安全的水和原材料,生熟分開、燒熟煮透,保持食物的安全溫度。

餐飲單位和各類食堂在采購糧、油、副食品等食材時應注意定點采購,堅決杜絕向無證流動攤販采購的行為。定點采購單位應證照齊備,并按照規(guī)定進行索證,以保證所采購的食品原輔料可溯源。采購的原輔料應先驗收后入庫,拒收假冒偽劣、腐敗變質、過期的食品及農產品。按需采購,避免因采購過多、放置時間過長導致腐敗變質。

此外,針對本次通報發(fā)現的突出問題,消費者在購買食品和在外就餐時應注意:

廣大消費者在選擇餐廳就餐時,應選擇證照齊全,食品安全監(jiān)督量化等級較高,明廚亮灶、環(huán)境衛(wèi)生整潔的正規(guī)餐飲服務單位就餐。在微小型餐飲單位就餐時,留意其餐飲具的衛(wèi)生情況。

盡量選擇到綜合性商超、大型農貿市場等購買商品。購買時,市民注意選擇市場上公示抽檢合格的攤位和品種,主動索要并保存好購貨票據,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采購產品時,應注意產品標簽上的生產日期、保質期和儲存條件。

食用農產品在冷藏條件下的保鮮效果優(yōu)于常溫,但不同品種應盡量分開保存,以免造成微生物的相互污染。為保持鮮活農產品的營養(yǎng)和風味,請盡快食用。

選購食品時購買量應適中,不宜一次性囤積過多食品。潮濕的環(huán)境中食品保存不當易吸潮導致發(fā)霉變質,保質期縮短。為保持所購食品的營養(yǎng)和風味,儲存時注意防潮處理,食品開封后請盡快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