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河北省植保植檢總站印發(fā)通知,提醒各地要加強小麥赤霉病發(fā)生預警,及時開展科學防控。
小麥赤霉病是一種典型的氣候型病害,小麥抽穗至揚花期是赤霉病侵染的最適時期,尤其是揚花期小麥最易感病,如揚花期遇連續(xù)2天陰雨、霧霾或大面積露水天氣,日照不足5小時/天,平均溫度15℃以上,將有大面積流行發(fā)生的可能。據(jù)河北省氣象局預報,未來十天,河北大部分麥區(qū)平均氣溫為16-21℃,中南部麥區(qū)將有多次降雨或陣雨天氣,分別為4月24-25日、4月28日-5月1日前后。4月底至5月初,正值中南部小麥揚花初期,連陰雨天氣非常利于小麥赤霉病病菌的侵染和擴散。
小麥赤霉病是河北省小麥生產上的重要病害之一,一旦暴發(fā)流行,不僅造成減產,且病菌產生的嘔吐素嚴重影響小麥產品質量。植保專家建議: 防控小麥赤霉病,要堅持“立足預防、適時用藥”原則,小麥抽穗揚花期一旦遇連陰雨或連續(xù)結露等適宜病害流行天氣,立即組織施藥預防,降低病害流行風險,重發(fā)地塊在第一次用藥5-7天后,可再次噴藥防治。在病菌對多菌靈已產生抗藥性的麥區(qū),停止使用多菌靈,選用氰烯菌酯、戊唑醇、丙硫菌唑等單劑及其復配制劑,以及耐雨水沖刷劑型,并注重輪換用藥和混合用藥。提倡使用自走式寬幅噴桿噴霧機械、機動彌霧機以及自主飛行的植保無人機等高效植保機械,選用小孔徑噴頭噴霧,避免使用擔架式噴霧機。同時,添加適宜的功能助劑、沉降劑等,提高施藥質量,保證防治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