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食品安全網(wǎng)訊(張智)麥田天敵昆蟲以麥田害蟲為食,是天然的“麥田衛(wèi)士”,希望大家可以充分的了解它們,給予它們更多的保護。
天敵昆蟲可分為捕食性天敵昆蟲和寄生性天敵昆蟲兩大類。本市麥田捕食性天敵昆蟲主要有瓢蟲(異色瓢蟲、七星瓢蟲、龜紋瓢蟲和多異瓢蟲)、食蚜蠅(黑帶食蚜蠅、大灰食蚜蠅、短翅細腹食蚜蠅)和草蛉(大草蛉、日本通草蛉、葉色草蛉和麗草蛉),寄生性天敵昆蟲主要是蚜繭蜂(燕麥蚜繭蜂、煙蚜繭蜂)。據(jù)全市農(nóng)作物病蟲害監(jiān)測點調(diào)查,目前本市部分麥區(qū)的天敵昆蟲種類豐富,北京市植物保護站的專家建議各區(qū)注意保護天敵,保益控害,防止小麥穗蚜反彈。
麥田蚜蟲天敵種類
瓢蟲:一生經(jīng)歷成蟲、卵、幼蟲和蛹。成蟲半球形,頭常嵌入前胸中,有時完全被前胸背板蓋住,前胸背板和鞘翅背面光滑,有光澤。卵通常塊狀,一般為橢圓形或紡錘形,顏色從淺黃色到紅黃色。幼蟲多灰黑色,身體多刺疣。蛹半球型,多橫皺紋。瓢蟲是麥蚜的一類重要常見捕食性天敵,成蟲和幼蟲均能捕食蚜蟲,但捕食方式有所差異。
瓢蟲不同蟲態(tài)?圖片來源:張云慧/攝
不同種類的捕食性瓢蟲成蟲?圖片來源:張云慧、張智/攝
食蚜蠅:食蚜蠅是雙翅目食蚜蠅科昆蟲的統(tǒng)稱,一生經(jīng)歷成蟲、卵、幼蟲和蛹四個階段,只有幼蟲階段捕食,成蟲需取食花粉才能發(fā)育繁殖。成蟲體型大小不等,形似蜜蜂,常具黃、橙等色彩鮮艷的斑紋,飛翔能力強,可在空中懸停。卵白色,長型,一般產(chǎn)在蚜群當中。幼蟲蛆狀,一般頭尖尾寬,顏色多樣。蛹似鼻涕蟲,粘在捕食對象周邊的作物中上部。
食蚜蠅不同蟲態(tài)?圖片來源:張云慧/攝
草蛉:草蛉又名草蜻蛉,幼蟲叫蚜獅,是一類捕食性昆蟲。一生經(jīng)歷成蟲、卵、幼蟲和蛹四個階段。成蟲黃綠色或黃褐色,有黑斑紋,觸角絲狀。卵有一條長長的絲柄,柄基部固定在植物的枝條、葉片、樹皮上,卵懸于絲柄端部。幼蟲紡錘形,多黃褐色、灰褐色或赤褐色,頭上有黑褐色斑紋,雙刺吸前口式口器,有1對大彎管,胸足發(fā)達,無腹足,行動迅速,喜背負雜物。蛹為離蛹,外有白色或黃色的繭。
草蛉不同蟲態(tài)?圖片來源:張云慧/攝
蚜繭蜂:蚜繭蜂是膜翅目姬蜂總科蚜繭蜂科蚜繭蜂亞科昆蟲的統(tǒng)稱,是一類重要的寄生性天敵,雖然一生也經(jīng)歷成蟲、卵、幼蟲和蛹四個階段,但生產(chǎn)中只能直接觀察到成蟲和被寄生形成的僵蚜。繭蜂成蟲一般體長1.0~2.4 毫米,黃褐色至深褐色。僵蚜圓形,中后期黃色,蜂羽化后留有羽化孔。
蚜繭蜂及寄生形成的僵蚜?圖片來源:張智/攝
保護建議
注意小麥后期蚜量反彈,推廣達標防控(防治指標:百株蚜量≥500頭),并優(yōu)先選擇對天敵殺傷能力小,對環(huán)境友好的農(nóng)藥,促進農(nóng)藥減量增效。
密切關(guān)注麥田天敵昆蟲種群動態(tài),在天敵與麥蚜比例小于 1:150 之前,確需預(yù)防其他病害時,可不加殺蟲劑,促進保益控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