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食品安全網(wǎng)訊(王鑫樺) 種植蘿卜不但省時省力,而且產(chǎn)量相對較高,因而適宜露地秋季生產(chǎn)時選用,尤其是種植較受歡迎的水果性蘿卜品種,對促進增收具有重要意義。目前,北京市冷涼山區(qū)蘿卜陸續(xù)開始種植、平原地區(qū)也將在立秋前后種植,為幫助京郊露地蘿卜生產(chǎn)主體增產(chǎn)增效,北京市農(nóng)業(yè)技術(shù)推廣站特提出以下生產(chǎn)管理意見。
品種選擇
露地蘿卜秋季生產(chǎn),宜選擇不易抽薹、豐產(chǎn)、抗病、生長速度快的白皮、綠皮棒狀或圓形蘿卜品種,如冰淇淋蘿卜、紫纓怡寶、濰縣蘿卜、捷美1410、七星、心里美、紅顏、翠玉夏二號等。
露地蘿卜 圖片來源:北京市農(nóng)業(yè)農(nóng)村宣傳中心
地塊選擇
選擇土層深厚、疏松、肥沃,灌水和排水均通暢、且有機質(zhì)含量在1%以上的沙壤土或壤土地塊,不適宜在土質(zhì)粘重的重壤土和肥力瘠薄的地塊種植。同時,選擇上一年與前茬均不是種植蘿卜類或十字花科蔬菜的地塊,前茬為西瓜、菜豆、番茄等作物的地塊最佳。
清潔田園
在前茬收獲后及時將殘株、爛葉和雜草(包括地塊四周的雜草)清理干凈,運出地外集中進行高溫堆肥或臭氧消毒等無害化處理。同時,將地里石塊、地膜一并清出地外。
基肥施用
有機肥:每畝基肥施用充分腐熟、細碎的優(yōu)質(zhì)有機肥4000千克以上或生物有機肥3000千克,三分之二的有機肥在耕地前撒施,剩余三分之一在做畦時施入,使蘿卜在幼苗期能及時得到養(yǎng)分供應。
生物基肥:畝施用“平安?!蔽⑸锕腆w菌肥20公斤,注意在做畦前撒施在畦面,對于改善土壤理化性狀,緩解重茬障礙,促進生長、提高品質(zhì)具有一定的作用。
做畦播種
適期播種:秋季供市民采摘的地塊適當早播,京郊平原地區(qū)在8月8-10日播種;窖藏后出售的地塊適當晚播,京郊平原地區(qū)在8月12-15日播種,延慶、密云、懷柔等高海拔山區(qū)應提前5~7天播種。
整地做畦:采用單壟小高畦栽培方式,將土壤耕翻整平后,按50~55厘米的間距、以利于排水的東西向做畦,畦面寬30厘米左右,畦溝寬20厘米左右,畦面高出地面20厘米左右。畦長10~15米,根據(jù)灌、排水的方向,留千分之三左右的坡降。做好地塊和四周的排水溝疏通,防止雨澇。此時,可采用精耕細作的老傳統(tǒng),肥料撒施均勻,耕耘細致,地平梗直、沒有明暗坷垃,沒有地膜、石塊和姜石等異物。播種:采用開穴或開溝點種的播種方式,在畦面上每畦播種1行,株距20厘米,每畝種植密度6000株左右。每穴點2粒種子,覆土厚度1~1.5厘米,每畝用種量400克左右。
田間管理
中耕除草:蘿卜幼苗期正是高溫多雨季節(jié),需要多次進行中耕松土和除草。中耕要掌握先深后淺,離根系先近后遠的原則,直至封壟后停止中耕。切忌傷及主根,以減少蘿卜分叉現(xiàn)象。除草時,不但要清除畦內(nèi)雜草,周邊也要全部除掉,并且將其放置遠離蘿卜的地塊,這樣可減少蟋蟀、螞蚱等害蟲對幼苗的為害。
間苗定苗:當幼苗具一片真葉時,要及時間苗去除多余的幼苗,間距3~4厘米,棒狀蘿卜、入土淺的蘿卜品種及時固定幼苗、使胚軸直立不彎,并防止擁擠造成徒長。當植株長至4~5片真葉時定苗,株距18~20厘米。間苗和定苗宜在晴天時進行。
科學澆水:蘿卜在不同生長期對土壤水分的要求也不同。
播種后要防止土壤干燥和板結(jié),創(chuàng)造良好的發(fā)芽環(huán)境以促進幼苗出土 ,及時順溝澆小水來降低地溫,促進其生長,并預防病毒病的發(fā)生。
出苗70%后再澆一水,確保苗齊苗壯。
蹲苗期:定苗后如天氣干旱可澆一小水,土壤表層稍干時中耕松土,然后蹲苗10~15天,待幼苗“破肚”時(幼根有一條縱裂縫),代表其即將進入肉質(zhì)根生長期,開始澆水。
葉片生長盛期:進入葉片生長盛期,葉面積迅速擴大,同化產(chǎn)物增多,根系吸收水分也增加,但要對水量進行控制,不能過大,并在澆后結(jié)合除草進行中耕,防止植株地上部生長過旺。
肉質(zhì)根膨大期:是肉質(zhì)根生長最快時期,地上部分生長逐漸緩慢,地下部營養(yǎng)積累加速,因此這一時期水分不能缺,要保持土壤含水量在70%~80%。在采收前7天要停止?jié)菜?,以防根部產(chǎn)生縱裂。
追肥:若基肥施用數(shù)量充足,一般不需追肥,若數(shù)量不足可在肉質(zhì)根“破肚”時和膨大初期各追肥一次。每次隨水追施,有機沖施肥5~8千克/畝,有條件的地塊可在澆水前順壟施草木灰100千克/畝。
在生長中后期葉面噴施臺灣農(nóng)保贊有機液肥(高鉀甜配方)500倍液或0.3%濃度的磷酸二氫鉀2~3次,也可選用其他海藻酸、腐殖酸類葉面肥。噴肥時應避開露水未干的清晨和陽光強的中午,盡量噴在葉背面,以利于作物吸收。
在根莖膨大期隨水施用或噴淋施用平安福液體生物菌肥3次,隨水每次用量0.5升;噴淋施用500倍液多噴在根部為宜。
適期采收
蘿卜在播種后75~90天(個別品種需100天左右)就可收獲,收獲期從10月下旬開始,在外界氣溫低于0℃前一定要收完,防止受凍害。采收后將蘿卜櫻擰下,用其蓋住根莖,在氣溫適宜時再入窖貯存。
貯藏方法
提前挖好寬度1.2~1.5米,深度1~1.5米的地窖,長度根據(jù)儲存量而定,以東西方向為宜。11月中下旬開始入窖,頭朝下根朝上逐個碼放,每層蘿卜撒上一層5厘米厚的潮土。窖內(nèi)土壤水分適宜,一般在12%~15%,過干易發(fā)生糠心,過濕通氣性差容易腐爛。最上層根據(jù)外界溫度來逐層蓋土,最后覆土厚度在30厘米左右,再在上面蓋2~3層草簾或秸稈,貯存適宜溫度1~3℃,防治受凍。貯藏供應期從11月到翌年3月底。
害蟲防治
甘藍夜蛾等鱗翅目害蟲:在夜間或清晨露水未干時用生物農(nóng)藥苦參﹒除蟲菊1000倍液或25%滅幼脲懸浮劑600倍液噴霧防治。
蘿卜蚜,可用清源保、百草一號、印楝素、藜蘆堿等生物農(nóng)藥進行噴霧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