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澆水,又是施肥,辛辛苦苦種了幾個月的菜,怎么可能免費送人?可社交平臺上偏有不少“免費撿菜”的謠言,也總有人信以為真。
近日就有博主宣稱在北京大興、通州和順義等地可免費撿拾種植戶遺漏或不要的農作物。但據記者報道,所謂“免費撿菜”多為博主的無事生非,實際并未取得種植戶同意,甚至還有人不顧種植戶多番勸阻擅自撿拾農作物,結果被警方行政拘留。
這一幕何其熟悉。前不久,因網絡流傳一條“白菜免費”的網絡視頻,內蒙古赤峰一種植戶近200畝白菜,遭聞訊而來的人群瘋狂采摘,損失慘重;呼和浩特一名種植戶約100畝向日葵,遭周邊村民哄搶破壞;有網友稱“陜西咸陽一地千畝辣子可免費采摘”,致使采摘大軍蜂擁而至,種植戶財產受損。接二連三的哄搶事件,不僅讓種植戶的辛勤汗水付諸東流,也一再沖擊著謹嚴有序的社會秩序。
“不告而取謂之竊”,是很簡單的道理。為何那么多人未征得種植戶同意,就涌入菜地瘋狂采摘,難道僅因為全然相信了網絡謠言?若果真如此,面對種植戶阻攔,采摘者該賠禮道歉才是,為何仍有人拒絕住手?哄搶行為背后,誤信、愛占便宜只是表象,弄點蔬菜不叫事兒、法不責眾的僥幸心理才是病根。采摘者一哄而上,種植戶往往束手無策;即便驚動警方,他們也可以一哄而散,反正警察抓的只是少數人,大不了把菜如數奉還或者賠點小錢。
哄搶菜的人過了采摘的癮,卻讓本分無辜的種植戶遭遇無妄之災,這已不僅是缺德,更涉嫌違法?!吨腥A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明確規(guī)定,盜竊、詐騙、哄搶、搶奪或者敲詐勒索的,處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或者2000元以下罰款;情節(jié)較重的,處10日以上15日以下拘留,并處3000元以下罰款。《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也有聚眾哄搶罪的相關規(guī)定。北京、赤峰、呼和浩特警方迅速介入,就是以“零容忍”的態(tài)度震懾哄搶行為,以法律利刃保護種植戶權益的有效之舉。
造謠免費采摘的人,與慫恿人入室搶劫無異,是哄搶事件的始作俑者,不能免責。平臺必須加強內容審核,對“免費撿菜”等帖子慎之又慎,及時核實真?zhèn)?;對編造謠言、鼓動哄搶行為的賬號,該禁言的禁言,該封號的封號。相關部門主動出擊,依法嚴懲造謠者,才能及時阻斷謠言傳播的鏈條。
別人的財物,哪怕是一棵白菜、一片辣椒,也不能隨便拿走。收割完的菜地旁,應該站著豐收后笑逐顏開的種植戶,而不是輕信謠言甚至哄搶后還幸災樂禍的采摘人。(李霞)




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黑貓投訴
廣告刊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