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郫縣豆瓣股份有限公司
四川省郫縣豆瓣股份有限公司生產的鵑城牌郫縣豆瓣是以辣椒、蠶豆、食鹽等為主要原料,經辣椒鹽漬發(fā)酵,蠶豆制曲、發(fā)酵,按比例混合后,經翻、曬、露等工藝后發(fā)酵12至15個月而成。產品具有豆子酥脆、醬酯香濃郁、紅褐油潤、辣而不燥、回味醇厚悠長的特點,是烹制川菜常用的調味佳品,用之做菜,格外提味增色,有“川菜之魂”的美譽。
郫縣豆瓣始于1688年。相傳明末清初,湖廣填四川,福建汀州府孝感鄉(xiāng)翠享村人陳逸仙遷入郫縣,子孫繁衍,久居其地,人稱陳家笆子門。1688年(清康熙年間),陳氏族人無意之中用曬干后的胡豆拌入辣椒和少量食鹽,用來調味佐餐,不料竟香甜可口,胃口大開,這就是郫縣豆瓣的雛形。19世紀中期(清咸豐年間),陳氏后人陳守信,號益謙(又號心謙),發(fā)現鹽漬辣椒易出水,不宜保存,遂在祖輩的基礎上,潛心數年,先以豌豆加入鹽漬辣椒吸水,效果不佳,再換胡豆瓣,依然不佳,又借鑒豆腐乳發(fā)酵之法,加入灰面、豆瓣一起發(fā)酵,其味鮮辣無比,郫縣豆瓣就此誕生。此后其后人扎根郫縣城南外,經長久傳承,日益改良,郫縣豆瓣聲名遠播。
郫縣豆瓣歷經數百年的磨礪,形成了極為成熟的制作工藝。因為辣椒與蠶豆都富含蛋白質、脂肪和碳水化合物,并飽含著人體所需的維生素C,還具有開胃、驅濕防寒之效,同時豆瓣又是烹飪川菜的經典調料,所以郫縣豆瓣在全國各地廣為流傳、深受歡迎。其制作技藝被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