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食品安全網訊(郭凌 記者胡毅)一個個攤點、店鋪,生長在武漢市硚口區(qū)的不同角落,搭建起生產和消費的橋梁,是溫暖我們生活的“小個體”,硚口區(qū)經濟基本盤就有88897戶個體工商戶的功勞,占全區(qū)經營主體總數的62.66%,解決了10余萬人的就業(yè)。
近年來,硚口區(qū)著力推進農貿市場標準化改造,根據“一場一策”原則,對全區(qū)農貿市場進行提檔升級,改造升級后的農貿市場煥然一新,從空間布局調整到光照區(qū)域范圍,從通風消防配套到食品安全檢測,都更符合經營者菜品展示與百姓消費習慣,讓“小個體”發(fā)展更有盼頭,讓群眾買得更為安心。
圖片來源:硚口發(fā)布
漢正街多福路的寶善市集是一家有著近30年歷史的老菜場,由160個“個體工商戶”組成,為10個社區(qū)約10萬居民提供便捷買菜服務。市場于2020年9月開始改造,歷時十個月,顏值和功能大大升級。一層為美食城“寶善食集”,二樓是集蔬菜區(qū)、干貨區(qū)、鮮肉區(qū)等多區(qū)域。今年6月,寶善市集又上線了新的智慧農貿管理系統,高效賦能農貿市場的日常運營,現代化的市場配置也吸引了更多的消費者前來光顧,寶善市場也成“網紅”菜市場,消費者趨之若鶩,個體戶韌性生長。
圖片來源:硚口發(fā)布
古田四路長嘉路的永利生鮮市場,是無數武漢爹爹婆婆心中的“白月光”。經過十余次的不斷升級改造,永利生鮮市場已成為區(qū)域內集農副產品于一體的大型綜合市場,一踏入這里,濃濃的市井氣息撲面而來,生鮮蔬果、牛羊鮮肉、副食干果、中藥保健品商行等各式店鋪集結。特別是在其中從事牛羊肉批零的“個體戶”因為其銷售的商品血漬、氣味被市民“嫌棄”驅趕,在永利生鮮市場改造中為其專門劃定了一片區(qū)域開展經營活動,解決了牛羊“個體戶”長期打游擊的狀態(tài),也為市民提供了一個放心的肉品購買集散地。
圖片來源:硚口發(fā)布
長堤街生鮮市場是一個“小而美”的農貿市場,雖然整體面積不大,但品類齊全。明亮而不失柔和的燈光將整個菜場營造出溫馨的感覺。改造完成后的長堤街生鮮市場共容納了包括肉類,魚類,熟食類,豆制品,禽蛋類,蔬菜等各類個體50戶。市場內的食材以當地農戶供應的蔬菜、水果、肉類為主,同時提供一些加工好的半成品食物。市場的空調全天開發(fā),排風系統定時清洗確保環(huán)境,實現干濕分離,既提升了垃圾處理效率又做到了環(huán)保同行,還為其間經營的個體工商戶提供了舒適干凈的經營環(huán)境,消費者逛起來也心情美美的。
熙熙攘攘,市巷街道人來人往,一個個傳統農貿市場發(fā)生蝶變從“面子”到“里子”大幅提升,一個個小小個體戶的拔節(jié)生長,點燃了城市的萬家燈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