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食品安全網訊(閆奎 記者程家武)為解決好重點問題食用農產品藥物殘留超標的突出問題,守護全縣人民“舌尖上的安全”,近期蕭縣市場監(jiān)管局組織開展重點問題食用農產品專項抽檢。
突出實際實效,實施“靶向抽檢”方針。此次抽檢以發(fā)現問題為導向,以超市、生鮮水產店、蔬菜水果專賣店等為重點檢查對象,針對“7魚4菜3果”共14個風險品種中存在農獸藥殘留超標等問題開展。其中,“7條魚”包括黃鱔、鯽魚、鳊魚、泥鰍、牛蛙、大口黑鱸等鮮活水產品,“4顆菜”則聚焦豇豆、芹菜、辣椒、姜四類高風險蔬菜,“3個果”涵蓋荔枝、芒果、香蕉等時令水果。檢測項目覆蓋有機磷類農藥、孔雀石綠、氯霉素、恩諾沙星和環(huán)丙沙星、喹諾酮類等十余項指標,通過科學監(jiān)測為食品安全精準“把脈”。
突出客觀公正,實施“權威檢測”介入。委托權威第三方機構介入,提升公信力。該局嚴格按照食品安全抽檢程序和相關規(guī)定,由執(zhí)法人員協同抽樣人員對樣品實施現場封存,并嚴格按照樣品儲存條件保存。在抽檢過程中,監(jiān)管人員認真核實經營戶證照和相關經營條件,查詢各項票據信息是否齊全,認真檢查產品的來源與信息,確保抽檢的嚴謹與權威。目前抽檢工作已全面完成,累計抽取樣品198批次,執(zhí)法人員全程監(jiān)督抽樣流程,抽檢結果將作為執(zhí)法依據,對不合格產品經營主體依法立案查處,并及時通過政府門戶網站公示。
突出責任剛性,實施“監(jiān)管執(zhí)法”覆蓋。以此次抽檢為契機,該局同步推進食品安全主體責任落實,加大對重點品種銷售者的整治和監(jiān)管力度,嚴查入場查驗、進貨查驗記錄、追溯等落實情況,圍繞承諾達標合格證、進貨憑證、檢驗檢疫證明等進行重點檢查,督促經營者建立完整的進銷貨臺賬,著力構建食用農產品“從農田到餐桌”全程質量安全可追溯體系,確保食用農產品“來源可溯、質量可控、責任可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