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收時節(jié),走進江蘇省徐州市銅山區(qū)伊莊鎮(zhèn),連片玉米,滿目金黃。
在趙圩村百畝示范方里,種植大戶韋磊磊正在田頭指揮農機,收獲帶狀復合種植田里的大豆和玉米。田塊里,大豆矮碩飽滿,玉米金黃豐盈,兩臺農機交替駛過,大豆和玉米依次顆粒歸倉,韋磊磊臉上難掩喜悅。
“今年,玉米畝產1100斤,大豆畝產260斤,比單種玉米劃算!”對今年160多畝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以下簡稱大豆玉米復合種植)的收獲結果,韋磊磊很滿意。他告訴記者,近3年,通過大豆玉米復合種植,每年每畝純收益都在600元以上。
韋磊磊的體驗,并非個例。近年來,徐州市全市推動大豆玉米復合種植,落實“穩(wěn)糧增豆”戰(zhàn)略,通過“藏糧于地、藏糧于技”,幫助農戶科學種田,推進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技術和千畝片示范創(chuàng)建,通過一系列良種良法良技良田等措施的配套,使全市糧食產能得到進一步提升,農民種植綜合效益取得積極突破。
因地制宜選模式 優(yōu)中選優(yōu)配品種
大豆玉米復合種植是在傳統(tǒng)間作、套種的基礎上,創(chuàng)新發(fā)展的一季雙收兩種作物共存的種植模式。選什么品種,怎么種,種幾行大豆配幾行玉米?怎樣種效果最好?3年前,在剛接觸大豆玉米復合種植時,韋磊磊心中有諸多疑惑。
針對韋磊磊的田塊,農業(yè)機械化試驗推廣站站長王峰建議:“‘4∶4’和‘4∶2’模式,究竟哪種更好,我們可以都試試?!?/p>
于是,在韋磊磊的示范田里,每十畝地設置一個田方,進行兩種模式的對照種植。
選品種、整地翻地、施肥除草……每到關鍵節(jié)點,都有農技人員來發(fā)放明白紙、講解科學種植技術、田間管理方法,韋磊磊一一照做。
當年秋收,韋磊磊就發(fā)現(xiàn),4行大豆2行玉米的“4∶2”種植模式,玉米產量更高,大豆也長得好?!坝衩桩a量和傳統(tǒng)種植差不多,但是多收了一季大豆,劃算!”韋磊磊回憶道。
“相較于種植4行玉米,種植2行玉米,作物之間的通風透光性更好,不僅能充分發(fā)揮玉米的邊行效應,提高玉米產量,還有利于大豆的生長和管理?!蓖醴逑蛴浾呓榻B,這種配比,非常適合丘陵山區(qū)原有的小型農機具。
過去多行種植的玉米,現(xiàn)在變成了兩行種植,每畝玉米的株數(shù)會不會減少?如何保證玉米不減產?
“不會減少株數(shù)!因為玉米是密植的,每畝能達到4650株。”韋磊磊答得干脆,“而且,我種植的大豆‘中黃37’和玉米‘中科玉505’都是耐蔭耐密的?!?/p>
近年來,銅山區(qū)推廣大豆玉米復合種植,通過選配合適的品種、擴間增光、縮株保密、科學施肥,將“4∶2”種植模式作為主推模式,今年已推廣種植4.75萬畝。
“品種選配是高產的根本,密度和施肥是高產的基礎,有效防除雜草是高產的保障?!便~山區(qū)農業(yè)農村局局長劉建中介紹。
目前,徐州市主推的“4∶2”大豆玉米復合種植模式,在播種、植保上采用專用一體化播種機、專用植保機,收獲等環(huán)節(jié),適配當?shù)貍鹘y(tǒng)的小型存量農機,通過種植模式的創(chuàng)新和改進,盤活了存量機具,既實現(xiàn)了高效率生產,又降低了生產和管理成本。
示范帶著農民干 “一地雙收”效果好
大豆玉米復合種植能夠實現(xiàn)玉米不減產、多收一季豆的“一地雙收”效果,但同時,玉米和大豆各自所需的肥料、除草劑等各不相同,又互相影響,容易導致田間管理成本增加。
“過去噴藥的時候,要提前用塑料膜把大豆和玉米分隔開,一次噴一種作物,現(xiàn)在有了專用的植保機,自帶分隔裝置,一趟過去,玉米和大豆就全部完成了,太省時省力了!”韋磊磊對如今田間管理的變化,贊不絕口,“尤其是‘一噴多促’,今年明顯緩解了葉面變黃,在有效防控病蟲害的同時,增加了玉米籽粒重量?!?/p>
近年來,徐州市推廣大豆玉米復合種植,通過優(yōu)選緊湊、耐密的玉米品種,抗倒、耐陰的大豆品種,使用一體化播種機,確保大豆玉米的種植密度、施肥量、播種深度,實現(xiàn)勻苗、齊苗、壯苗;通過化學除草“一封一殺”,適時化控,降低玉米的株高,減輕對大豆的遮陰影響,提高大豆玉米的抗倒性;田管中后期的藥肥混噴,有效防控了病蟲害的同時,也提高了籽粒的灌漿結實,增加了粒重。
有了好技術、好模式,還要帶著農民干、做給農民看。近年來,徐州市建立大豆玉米復合種植試驗基地4個,示范種植“大豆+”“玉米+”不同配對模式16組,選用適合本地區(qū)合法高產的玉米大豆品種,建立大豆玉米技術推廣檔案,示范帶動效果明顯。
今年夏天,新沂市草橋鎮(zhèn)百畝示范基地里,帶狀復合種植的鮮食大豆、鮮食玉米喜獲豐收。
基地負責人王慶猛介紹:“今年大豆玉米復合種植200多畝,100多畝春茬,100多畝麥茬,其中,鮮食玉米畝產約1000斤,鮮食大豆畝產近1400斤,除去成本,畝均純收入近2400元?!?/p>
“7月來基地摘春茬的毛豆,一人一天掙100多元,家門口打工,真方便!”紀集村村民孫昌樂回憶。
徐州市農業(yè)農村局種植業(yè)管理處處長孫青磊介紹,今年當?shù)仵r食玉米純收入為每畝1400元,鮮食毛豆為每畝2000元。春播鮮食大豆鮮食玉米帶狀復合種植,比種植鮮食大豆和鮮食玉米單作的純收入分別高16.17%和41.32%。
2024年,徐州市在159個鎮(zhèn)推廣大豆玉米復合種植31.32萬畝,大豆平均單產217.26斤、玉米905.3斤。
配套高標準農田 種地越來越方便
銅山區(qū)房村鎮(zhèn)菜園村3000多畝示范片區(qū),連片的金色稻田,綿延如毯,沉甸甸的稻穗,飽滿低垂?!坝质且粋€豐收年,經過測產,今年的雜粳稻預計畝產在1600斤左右?!庇兄嗄攴N植經驗的新農人李昂臉上洋溢著喜悅。
“以前每年光開溝引水的成本每畝就要幾百元,現(xiàn)在從插秧、施肥到收割,全程實現(xiàn)機械化,最忙的時候,也只要十幾個人工,連種植成本也降低了。”李昂告訴記者。
近年來,徐州市大力實施“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zhàn)略,把高標準農田建設作為現(xiàn)代農業(yè)的基礎性工程,堅持統(tǒng)籌謀劃、全域推進、創(chuàng)新創(chuàng)優(yōu)、強化監(jiān)管,為全市糧食總產連續(xù)五年保持在100億斤以上提供了重要支撐。
劉建中介紹,銅山區(qū)以沿線優(yōu)質稻麥基地為重點,加強高標準農田建設,全面推進田塊整治、道路宜機化和科學灌排三大改造工程。
最近,韋磊磊在收獲后的大豆玉米復合種植田塊上整地施肥,準備開始種冬小麥。韋磊磊告訴記者,高標準農田建設后,農田的灌溉方便了,“今年要配套裝上水肥一體化設備,種田越來越方便了!”韋磊磊補充道。
目前,銅山區(qū)黃河故道和五環(huán)路沿線今年新建和改造提升高標準農田5.5萬畝,糧食總產達69萬噸。畝均節(jié)水25%以上、年增產糧食50公斤以上。(李清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