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訪問中國食品安全網(wǎng)!
 

暑氣蒸騰 悶熱難耐 五道藥膳應(yīng)對暑濕之氣

2023-08-01 09:57來源:浙江老年報 編輯:王艷麗

夏季是一年中最熱的季節(jié),烈日炎炎,酷熱蒸騰,暑濕彌漫,悶熱難耐。人生活在天地之間,感受暑濕之邪,如不能適應(yīng)其變化,適時調(diào)理,就容易生病。尤其最近受臺風影響,暑濕之氣重,容易引發(fā)許多不適。今天,為大家介紹幾款應(yīng)對暑熱天氣的祛濕藥膳。

解暑除煩:冬瓜薏米水鴨湯

材料:水鴨半只,冬瓜500克,薏米50克,姜片、料酒、油、鹽適量。

做法:水鴨去皮、去肥油,切件,焯水備用;薏米需提前一天洗凈浸泡;鴨塊入鍋,加姜片、料酒爆炒,炒至鴨塊變色五成熟后收火備用;冬瓜去籽留皮切塊,薏米同鴨塊一起入鍋,猛火燒開;中火燉20分鐘,加鹽調(diào)味即可。

水鴨不但味道鮮美,也是滋陰、養(yǎng)血、解毒的好食材;中醫(yī)認為薏米具有利水、健脾、除痹、清熱排膿的作用;冬瓜可清熱生津、解暑除煩。

消暑養(yǎng)胃:綠豆蓮子煲老鴨

材料:老鴨1只,蓮子30克,綠豆100克,陳皮半塊,油、鹽適量。

做法:老鴨切件,焯水備用;蓮子去芯、陳皮切絲、綠豆洗凈備用;一起入鍋猛火燒開后,文火繼續(xù)煲1小時,下鹽調(diào)味即可。

鴨肉性涼味甘,能“滋五臟之陰,清虛勞之熱,補血行水,養(yǎng)胃生津”。蓮子、綠豆都是夏天十分應(yīng)節(jié)的佳品,有很好的消暑祛濕作用。蓮子芯有去心火的作用,如果心火偏重、口腔潰瘍、失眠多夢的朋友,在做這個湯的時候蓮子可以不去芯。

生津止渴:瓜皮排骨湯

材料:排骨250克,西瓜皮250克,蜜棗1個,油、鹽適量。

做法:排骨切塊后,焯水備用;西瓜皮切去綠衣,切塊備用;排骨先入鍋,水沸后燉30分鐘;加入瓜皮和蜜棗,小火10分鐘,用鹽調(diào)味即可。

中醫(yī)稱西瓜皮為“西瓜翠衣”,是清熱解暑、生津止渴的良藥,主治暑熱煩渴,小便短少,水腫,口舌生瘡。用西瓜皮煲湯,味道清香不油膩。

清熱利濕:茵陳鯽魚湯

材料:茵陳10克、鯽魚1條、生姜3片、白酒10毫升。

做法:鯽魚煎至兩面金黃后加入其他材料,1000毫升水,煲1小時,調(diào)味即可飲用。

清熱利濕,利膽退黃。適合小便黃,濕瘡,瘙癢之人。

理氣健脾:陳皮赤小豆湯

材料:陳皮5克、赤小豆200克、冰糖50克。

做法:陳皮、赤小豆開水浸泡1小時后,加入1000毫升水,放壓力鍋煮1小時,加入冰糖調(diào)味即可飲用。

理氣健脾,利水消腫,適合痰熱水腫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