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雞樅,常見于云貴地區(qū)的叢林,是一種珍稀食用菌。在沒有實現人工馴化栽培前,許多人只聞其“菌中之王”的大名,很少嘗過它的滋味。
位于湘潭市雨湖區(qū)姜畬鎮(zhèn)泉塘子村的湖南蘑蘑噠農業(yè)開發(fā)有限公司,將這“隱居”深山的“貴客”請到湖南,種植規(guī)模和產量已坐穩(wěn)全國黑雞樅食用菌種植領域的“頭把交椅”。
2月3日,記者走進公司生產車間,探尋“蘑蘑噠”黑雞樅全國領“鮮”的奧秘。
嬌貴的“菇娘”住進5G智能“套房”
從320國道轉入泉塘子村村道,穿過一排農家院落,一幢幢白色的連環(huán)拱形建筑映入眼簾。
一下車,湖南蘑蘑噠農業(yè)開發(fā)有限公司董事長李貫虹便帶著記者來到一間蘑菇車間。只見3個種植菇床依次排開,菇床上一株株傘狀的黑雞樅冒出頭來,長勢喜人。
往蘑菇車間深處走,記者的眼鏡片漸漸蒙上一層水霧。李貫虹說,黑雞樅的生長對溫度、濕度以及光照等環(huán)境要求極高?!耙郧盀樽屵@些嬌貴的‘菇娘’吃好、住好,他和工人每隔1小時跑趟菇棚,測溫度、濕度、光照強度等指標,人工調節(jié)費時費力,效果也不理想?!?/p>
2020年,公司打造湖南省首個5G精準種植示范農業(yè)產業(yè)園。通過5G系統控制,將食用菌傳統種植方式轉化為數字模型,讓這些嬌貴的“菇娘”在最舒適的環(huán)境中生長。
“就算在外地出差,技術人員只要通過手機就能對黑雞樅的種植情況一目了然,就像有雙‘千里眼’?!崩钬灪缃榻B,通過5G技術,公司一年四季都能生產,黑雞樅菌產量比原來增加20%,人工成本降低40%。
目前,該公司黑雞樅菌產能已占國內市場的30%以上,先后在岳陽、武漢、承德、長沙等地建起5個基地。去年,公司年產值達6000余萬元。
產業(yè)帶動,群眾增收有“蘑”力
參觀完蘑菇車間,記者跟著李貫虹來到初加工車間。一推開門,只見60余名女工正熱火朝天地進行削菇初加工分級作業(yè)。她們嘮著家常,手上的活卻一點也不耽誤,一筐筐帶著根、夾著土的黑雞樅,被削成一顆顆黑白分明的成品,根據等級分別裝筐。
“這些女工都是周邊村民,工資按量計酬,每公斤4元,一天下來,人均收入約100元,動作嫻熟的可達150元以上?!崩钬灪缯f,臨近春節(jié),黑雞樅供不應求,公司還在招人。
加工車間堆疊著一筐筐清晨采來的黑雞樅,每個筐都標識著一張寫有名字的銘牌。
“這些帶著銘牌的黑雞樅,是合作農戶送來的?!崩钬灪缃榻B,為帶動周邊村民增收,公司采取“公司+合作社+農戶”模式,為農戶提供菌種、技術,全年穩(wěn)定價格回收產品,農戶負責采收和日常管理,既滿足產需,也為菌農帶來可觀的收益。
“種植黑雞樅菌,一年下來掙了10多萬元?!苯屾?zhèn)白鷺湖村村民李金龍是合作農戶之一。2022年,他還是一名生豬養(yǎng)殖戶,由于該村水源保護地范圍內全面實施禁養(yǎng),養(yǎng)殖場被關停。有鎮(zhèn)政府牽線搭橋,有企業(yè)提供技術和市場保障,李金龍成了該村第一批種蘑菇的人。通過場地改造,閑置養(yǎng)殖場變成標準化黑雞樅菌種植基地。
小小黑雞樅,撐起致富“傘”。2017年來,湖南蘑蘑噠農業(yè)開發(fā)有限公司帶動周邊6個村、30余戶農民致富,每年戶均增收10萬元以上。(蔣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