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食品安全網訊(馮文亮)中小學校園食品安全突出問題集中整治工作開展以來,平涼市堅持日常監(jiān)管與靶向治理相結合、解決問題與建章立制相結合、強化宣教與構建共治相結合,多措并舉,全面筑牢校園食品安全“防火墻”。
堅持高位推進,強化靠實責任抓落實
市市場監(jiān)管局將中小學食安全突出問題集中整治與群眾身邊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集中整治、行風建設、“三抓三促”行動有機結合、一體推進。成立紀委、教育、財政、市場監(jiān)管四部門參與的市級工作專班,建立“信息周報、工作月報、階段調度”、舉報獎勵等工作機制,實行“任務清單、責任清單、問題清單”三單管理,制定集中整治實施方案,明確十項重點任務,定期開展“回頭看”,確保集中整治工作超常規(guī)推進、高效落實。同時,在全省率先出臺《平涼市學校食品安全管理實施細則》《平涼市學生餐供餐單位食品安全綜合測評辦法》等17項校園食品安全管理制度,推動1戶中央廚房和7戶承包經營企業(yè)建立HACCP、ISO22000管理體系,為校園食品安全提供了堅實的制度保障。
堅持問題導向,強化監(jiān)管質效抓整改
全市市場監(jiān)管系統(tǒng)緊盯主體責任落實、硬件設施短板和風險隱患排查,采取多項超常規(guī)措施,確保整治見實效。
緊盯主體責任常態(tài)“管”。督促學校食堂配備食品安全總監(jiān)341名、食品安全員496名,全面建立風險管控清單,規(guī)范運行“日管控、周排查、月調度”機制,嚴格落實從業(yè)人員晨檢、食材進貨查驗、食品留樣等管理制度。發(fā)布校園食品典型案例4期15起,“紅黑榜”32期,監(jiān)管、輿論同向發(fā)力,推動學校主體責任壓的更實。
緊盯硬件短板集中“補”。利用暑假時間,指導88戶學校食堂開展后廚升級改造,增設二次更衣區(qū)26處,增配餐飲具洗消設備418件、“三防”設施411件、各類廚具、工用具6513件,全面提升學校食堂硬件水平。
緊盯風險隱患反復“查”。采取企業(yè)自查、交叉互查、飛行檢查等方式,全覆蓋排查校園食品安全風險隱患。省、市兩級食安委辦督查學校食堂194戶,下發(fā)《提醒敦促函》《整改通知書》18份,下發(fā)責令整改通知書169份,跟蹤整改問題215條;組織縣(市、區(qū))之間交叉互查2次,互查學生餐供餐單位86家,發(fā)現(xiàn)整改問題163條;開展整治“回頭看”督查學校食堂31家,整改問題70條;會同教育部門培訓約談學校食堂原料批發(fā)配送企業(yè)負責人100余人;開展校園食品專項抽檢400批次,檢出不合格食品6批次,均已依規(guī)處置。
堅持標本兼治,強化綜合治理促提升
打造“安心食堂”。積極推行“4D、5常、6T”等先進管理方法,篩選基礎條件好、管理機構全、責任意識強、配合程度高、投入力度大的中小學食堂,作為標桿樣本點位,開展對標規(guī)范提升,通過“示范帶動、片區(qū)交流、觀摩互學”等方式,選樹32家標桿學校食堂,全面提升全域校園食品安全水平。
從嚴查辦案件。以“鐵拳”行動為抓手,對損害群眾利益的食品安全問題零容忍、出重拳。截至目前,全市立案查處校園食品違法案件85起,形成有力震懾。
加強宣傳引導。利用短視頻、微信圖文、電視專題等形式,廣泛宣傳食品安全法律法規(guī)和工作動態(tài)。分層召開約談會、培訓會75場次,參與1.2萬人次;開展“百名局長進校園”宣講69場次、“你點我檢、服務惠民生”等活動3次,營造了全社會共同關注校園食品安全的良好氛圍。
通過集中整治行動,全市校園食品安全風險隱患得到有效治理,硬件設施配備不斷完善,校園食品安全管理水平顯著提升,社會共治格局初步形成。截至目前,全市490家學校食堂食品安全追溯管理平臺應用率、互聯(lián)網+“明廚亮灶”接入率、大宗食品原料定點采購率、食品安全責任保險投保率均達到100%。
下一步,平涼市市場監(jiān)管局將進一步鞏固前期整治成效,緊盯目標任務,聚焦薄弱環(huán)節(jié),不斷創(chuàng)新工作方式方法,強化工作措施落實,積極構建社會共治格局,全面提升校園食品安全工作質效,筑牢校園食品安全“防火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