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吃的上海泡泡糖、拉絲糖,沒想到時隔30年又在這里找到了?!?月12日,烏魯木齊市民楊輝在北京南路一家店鋪內,發(fā)現了不少懷舊小零食。店內零食雜貨柜前不時有顧客駐足,許多大人帶著小孩,一邊觸摸老物件,一邊挑選喜歡的食品。
該店鋪店主吳立民說,作為一名“80后”,他對這樣的小物件很有感情,因此在進貨時專門挑了一些放在店里,沒想到頗受顧客歡迎。
無獨有偶,烏魯木齊市日月星光花園小區(qū)周邊的多家糕點店里,懷舊點心正成為主打商品。晚上八點半左右,熹慕面包店內的一款老奶油蛋糕就已賣得只剩一盒。店內銷售人員說,這款蛋糕采用傳統制作方法,一經推出就受到消費者歡迎。附近的大上海西餅屋里,同樣的老奶油蛋糕已售罄。記者注意到,店內還有很多舊式糕點,比如牛奶餅干、五仁酥皮餅等,撩撥著顧客的味蕾。買了半公斤餅干的市民胡麗蓉說,她上幼兒園時,每天下午老師都會分發(fā)牛奶餅干,現在看到店內的這些糕點,感到十分親切。
在消費升級大背景下,以懷舊復古、傳統文化為主題的產品正成為新的消費風口,吸引著越來越多的商家投入其中。
二三十年前,“亞洲”汽水在全國風靡一時。為尋回舊時回憶,新疆果業(yè)萬彩食品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楊天明開創(chuàng)了懷舊飲料事業(yè)。公司生產的“亞洲樂飲”于2015年初在烏市批量上市,一經上架就受到市民喜愛,銷量激增。現在,烏魯木齊各大便利店、餐飲店都能見到這種玻璃瓶裝的橘子味汽水。
老烏魯木齊人都知道烏魯木齊有個二食堂。1954年成立的二食堂于2002年破產,但傳統老味道被馬彥春保留了下來。每到元宵節(jié)時,天山區(qū)新市路二食堂加工坊都會生產傳統的手搖元宵。經營二食堂加工坊的馬彥春說,超市賣的湯圓品種很多,但很多人還是念舊,喜愛老味道,正月初八到正月十五期間,他這里平均每天能賣500公斤元宵。
“城南往事”是烏魯木齊一個懷舊主題美食街區(qū)。青磚房、紅瓦片、老車牌隨處可見,綁在自行車后座上的白色冰棍箱、舊式理發(fā)店都吸引著食客拍照留念,街區(qū)內的鴻春園包子等老字號餐飲將人們的記憶帶回20世紀。城南往事懷舊美食街區(qū)相關負責人介紹,街區(qū)主打懷舊風,開業(yè)時就顧客盈門,日均接待消費者達三四千人次。
“老味道”不僅影響了餐飲界,潮玩市場里也刮起了懷舊復古風。友好南路的一家潮玩店里,擺放著一排舊式綠色冰箱、洗衣機和紅色電視的玩具積木。店員介紹,這些懷舊積木非常受歡迎,顧客都是整套買,每隔幾天就要重新補貨,還有顧客留電話預訂。在CCMALL時代廣場的一家玩具店內,20世紀的招待所、酒樓、古建筑造型的積木頗為顯眼。店主說,擁有傳統文化基因的商品更能激發(fā)消費者情懷。
市場變遷下,“老味道”已變成一種消費口味,懷舊不僅是一種對過去美好時光的回望,舊事物所帶來的新奇感,也吸引了年輕消費者。厚重的傳統和歷史所帶來的價值感,現實和過去的穿越感,正成為消費升級的新動力。(鄭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