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訪問中國食品安全網!
 

對豐收價平的大閘蟹不妨多想一層

2023-10-13 09:21來源:湖南日報 編輯:王艷麗

秋風起,蟹腳癢。眼下,又到了吃螃蟹的時節(jié)。這幾日,湖南本地的大閘蟹價格實惠,頗受青睞。以盒馬鮮生為例,近期鮮活大閘蟹環(huán)比銷售增長139.1%,本地大通湖大閘蟹環(huán)比銷售增幅達到188%。據惠農網數據,今年大閘蟹批發(fā)價格在上市價格最高峰也低于去年,近一周均價在37.86元/斤。關于后市,湖南省商務廳報告顯示,大閘蟹價格預計將有10%-20%的降幅。

曾經“有些小貴”的大閘蟹,也開始走向大眾消費的層級。這其中,與產地的多樣化、養(yǎng)殖的專業(yè)化規(guī)?;?、銷售渠道的豐富密不可分。除了名聲在外的陽澄湖和大縱湖基地,湖南的大通湖、鶴龍湖大閘蟹,山東黃河口大閘蟹,還有新疆的雪蟹……這些名優(yōu)產品漸漸被消費者熟知,水產養(yǎng)殖正走向專業(yè)化、規(guī)模化。與此同時,電商直播平臺的迅速發(fā)展建立起一套新型零售渠道,加之一些知名品牌為自己的產品附上了“身份證”,能夠全程溯源,進一步打消了消費者對品質、產地的憂慮。

除此之外,大閘蟹市場多年來屢禁不絕的各種亂象,也讓一些優(yōu)質品牌“很受傷”。比如,一些不良商販還采用“洗澡蟹”的方式,即在名優(yōu)產地“泡一圈”,便堂而皇之地冠名。如此傷害消費者權益的行為必然不會被容忍,當市場不再迷信某一品牌,價格回歸理性就是必然的。

不過,大閘蟹價格下降也容易導致品質退化,更潛藏著“谷賤傷農”的隱憂。不久前,水果屆的“愛馬仕”——陽光玫瑰葡萄的價格“跳水”,導致其品牌力隨之大跌。這正是因為部分果農只看中經濟效益,盲目追求產量,使得冠之以名的產品質量參差不齊,極大地影響了消費者的價值取向。以此為鑒,對大閘蟹價格下跌,養(yǎng)殖戶們一定要提高市場風險意識,積極提升產品質量、打造叫得響的品牌,并尋找精深加工的可能;相關部門要把工作做在前面,對可能出現的價格“跳水”及時預警,切實維護好養(yǎng)殖戶利益。

“螯封嫩玉雙雙滿,殼凸紅脂塊塊香。”大閘蟹的價格愈發(fā)親民,對消費者來說無疑是利好,但從整個市場而言,要在此基礎上保護好養(yǎng)殖戶的利益,就需要投入更多智慧,把穩(wěn)經濟效益與市場銷量之間的“天平”,讓更多物有所值的名優(yōu)產品端上消費者的餐桌。(周澤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