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為天,尤其是對于需要管理血糖的糖尿病患者來說,飲食極為重要。但每天與食物打交道的你,真的知道怎樣才能吃出健康來嗎?
近年來,糖尿病在我國的患病率持續(xù)增長,雖然我國糖尿病知曉率和治療率近年來有所提高,但仍有近半數(shù)患者血糖控制不佳。而長期處于高血糖水平,可引起多種慢性并發(fā)癥的產(chǎn)生,導致眼、腎、神經(jīng)、心臟、血管等組織器官損傷,甚至是功能減退及衰竭。糖尿病與飲食關系密切,因此,飲食管理是血糖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項。那糖尿病患者該怎樣在品嘗美食的同時,吃出健康來?
俗話說疾病需要“三分治,七分養(yǎng)”,中醫(yī)認為食物不僅有營養(yǎng)價值,還有藥物偏性,有治療作用。因此我們要了解食物背后的藥性,發(fā)揮藥食同源的作用,吃出健康來。這里建議試試以下科學飲食的小妙招:
餐前30分鐘進食少量食物,能降低糖尿病患者的餐后血糖。
糖尿病患者要多吃蒸、煮、燉、涼拌菜,這類食物營養(yǎng)成分損傷少,不增加脂肪,容易消化,清淡爽口。少吃煎、炸、紅燒類食物,這類食物蛋白、維生素破壞較多,肉中脂肪過度氧化,產(chǎn)生致癌物,增加脂肪和熱量。
如果血糖控制理想,病情穩(wěn)定,可以在兩餐之間吃水果,但是水果的熱量要算在一天的熱量中。忌餐前或餐后立即吃水果。
如果血糖理想、病情穩(wěn)定(空腹血糖<7.0mmol/l,餐后血糖<10.0mmol/l,糖化血紅蛋白<7.5%),可以喝粥,但是熬粥時間不宜過長,忌煲粥、稠粥、爛粥。
無糖食品可解決糖友嗜好甜味的習慣,但是不宜過量,否則會因為總量超標而影響血糖。
糖尿病病人要每日保證6~8杯水,約2000ml。空腹飲酒容易出現(xiàn)低血糖,尤其是注射胰島素或口服磺脲類降糖藥的患者。因此要不喝酒或者限制飲酒量。
對普通人來說,日常飲食攝入可以用簡單的手掌法則來度量,具體如下:
主食,每天2個拳頭大小,可選擇米飯、饅頭、花卷等,注意粗細搭配。蛋白質(zhì),蛋白質(zhì)的來源包括肉(雞、豬、牛、魚等)、蛋、奶,手掌心大小、小指厚度的肉約50克,每天攝入50~100g。油脂,每日攝入3個拇指左右,建議一餐一匙。蔬菜,一天1~2捧,約0.5~1千克。水果,在血糖控制平穩(wěn)的情況下可酌情選用低糖水果,如獼猴桃等,每天總量不超一個拳頭。
此外,飲食控制要注意避免以下誤區(qū):
饑餓療法不可取,易致代謝紊亂;
不吃主食導致脂肪過度分解,易致酸中毒;
不吃肉易導致機體蛋白質(zhì)不足,抵抗力會下降;缺乏脂肪飽腹感,極易出現(xiàn)饑餓。(左平)




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黑貓投訴
廣告刊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