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看,這些菌長得好好哦!”2月27日,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縣蘭橋鎮(zhèn)新華村,一位粉絲量上百萬的主播正在羊肚菌的種植大棚里帶貨。他手指向地面密密的羊肚菌,向觀眾介紹:“這些羊肚菌長在沈從文筆下的邊城秀山,拿去燉雞燉鵝燉鴨燉排骨,蒸來吃、煮來吃、燙火鍋來吃都安逸……”
在離大棚不遠處,四五十名當?shù)氐拇迕裾诩泳o打包,他們每天要將直播帶來的訂單通過京東生鮮發(fā)往全國各地。
“羊肚菌采收時間只有20多天,以前村民基本都是烘干賣?!碧m橋鎮(zhèn)黨委書記黃槐告訴記者,今年鎮(zhèn)里請來主播直播帶貨,銷量從“0”起步,現(xiàn)在每天訂單量都在1000單以上,讓新鮮羊肚菌走向消費者餐桌同時,也讓村民種植收入更高,發(fā)展信心更足。
在新華村山清水秀的壩子上,黑色的羊肚菌種植大棚排成行、連成片。棚內,羊肚菌正頂著尖尖的褐色小傘,爭相鉆出地面。
羊肚菌因口感鮮嫩、營養(yǎng)豐富,成為桌餐上的“山珍”,也是渝東南地區(qū)近年來種植面積較大的菌類。今年蘭橋鎮(zhèn)羊肚菌種植面積達到1200畝,其中新華村有300余畝。
新華村羊肚菌種植大戶黃明江正在和務工的村民一道,用鋒利的小刀麻利地削下羊肚菌菌腳,小心裝進小筐。
“原來一到收割季,我們可是又喜又憂?!秉S明江說,他是村里最早種植羊肚菌的大戶之一,種植時間已有4年,種植面積已有60多畝。
由于羊肚菌采摘時間短,每年二三月份,黃明江就要提前請來本村、鄰村村民采收,其中2/3的羊肚菌要烘烤成干菌再銷售。
“每10公斤鮮羊肚菌才能烤成1公斤的干菌。雖然看著還是能賣出10公斤鮮貨的價格,但實際上不劃算?!秉S明江說,市場上競爭對手多,價格上不去;加上烘烤產生的費用,實際收入最多只有賣鮮菌的八成。
“當時真是嫌這菌出得太快,烘不贏?!秉S明江說,這也意味著損失——羊肚菌一旦“老”了,價格就直接跌至鮮嫩時售價的1/10。
“傳統(tǒng)的銷售方式渠道太窄,這直接影響了生產端的積極性,讓羊肚菌的發(fā)展‘卡了脖子’?!秉S槐說。鎮(zhèn)村干部走訪了多家種植戶,發(fā)現(xiàn)“賣不快、賣不遠”是影響羊肚菌發(fā)展和村民種植收入的重要原因。
在與種植戶商討并征求意見后,蘭橋鎮(zhèn)通過科技公司,請來市內及貴州、湖南的帶貨主播,以產地溯源直播的方式帶貨。
2月14日,是蘭橋羊肚菌開采的第一天,也是直播的第一天。安靜的大棚前,架起了補光燈;主播們穿著本地民族服裝,對著鏡頭講解蘭橋羊肚菌的特點、營養(yǎng)、吃法、保存方法等。
這天,新華村村支書黃烈光拿著手機,在幾個主播的直播間不斷“串門”,“顯示的訂單量噌噌地往上頭躥,我和種植戶都歡喜得很!”
當天,羊肚菌銷量突破3000單,賣出去1000多公斤。
這段時間,仍有簽約的主播陸續(xù)來到新華村直播,讓羊肚菌鮮銷訂單保持在每天1000單左右。
與此同時,該公司還聯(lián)系了京東生鮮,做訂制性的包裝,確保羊肚菌以最新鮮的狀態(tài)“走”上餐桌。
“我們現(xiàn)在最發(fā)愁的是,訂單有點多,菌子有點‘長不贏’?!秉S烈光告訴記者。
主播們在大棚中和大棚前帶貨時,村里種植大戶任佳吉沒有忙著去采收,而是站在旁邊看。
“以前把所有精力全放在生產上了,沒關注過銷售?!比渭鸭f,現(xiàn)在自己明白了,既要“埋頭拉車”,也要“抬頭看路”,學會用線上銷售的方式,才可能讓自己的產業(yè)發(fā)展得更好。(羅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