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是南茶北銷的中轉站,聚集著二三十個大大小小的茶城,開在街邊的茶葉店更是不計其數(shù)。
近日,有茶商向記者表示,鄭州的部分茶葉實體店或正在經歷盈利下滑的壓力,記者就此進行了走訪調查。
連行業(yè)巨頭都“開3關1” 茶葉實體店遇冷?
“小店經營,不敢再有大的投資。”一次失敗的開店經歷,讓君正茶葉河南服務商華紫竹的內心仍心存余悸。時間的指針撥回到2018年,彼時的華紫竹意氣風發(fā),她剛在上一年拿下白茶企業(yè)君正茶業(yè)的河南代理權,借著白茶火熱的東風,也嘗到了一些甜頭。
在原有一間80多平方米店鋪的基礎上,她又斥資在文博城拿下了一處上下兩層加起來有160平方米的門店。新店的開業(yè)非但沒有帶來理想的收益,反而在經歷2年的持續(xù)虧損后草草收場。
傳統(tǒng)茶葉實體店“遇冷”不是個例。在茶葉行業(yè)摸爬滾打20年的70后茶人肖婕,平時總能給人一副能量滿滿的模樣,如今她也不得不設法突破當下面臨的生意上的“瓶頸”——今年以來的茶葉銷售量比4年前同期下降15%,其中白茶銷量直接腰斬一半。
而河南本土知名茶葉品牌嘉木飲在鄭州的7大批發(fā)店中,已有2家門店關閉,1家計劃今年關閉。
國內頭部茶企八馬茶業(yè)發(fā)布的招股書顯示,2019年公司新增加盟商209家,淘汰102家;2020年新增195家,淘汰66家;2021年新增238家,淘汰73家;2022年1~9月新增加盟商156家,淘汰62家。也就是說,八馬茶業(yè)平均每開3家加盟店,就有1家店關閉。
華紫竹告訴記者,為了及時止損,茶葉行業(yè)里和她一樣由兩三家門店,縮減到一家店的例子不在少數(shù)。
多重挑戰(zhàn)之下,傳統(tǒng)茶葉店盈利能力下降
嘉木飲負責人表示,閉店的目的是為了優(yōu)化掉效益不好的門店,從粗放式的管理向精細化轉變。
八馬招股書解釋,有的年份加盟商退出數(shù)量較多,主要系隨著公司加盟業(yè)務不斷壯大,公司加盟管理體系全面升級,主動優(yōu)化客戶結構,于當年協(xié)商解約了部分不符合管理規(guī)定的加盟商。
然而,一個現(xiàn)實問題是當下茶葉實體店正面臨越來越多的挑戰(zhàn)。
除了受疫情等影響,茶葉店元氣受損,高端茶葉消費占比也在降低?!霸瓉砗?000元的,現(xiàn)在喝個500元的,原來喝500的,現(xiàn)在改喝200。”一業(yè)內人士表示,茶葉消費并非必需品,近年來,因為種種原因不少單位和個人都在縮減不必要的開支,在高端茶葉上的消費量自然大不如前。
而且,相比新茶飲這個細分行業(yè),傳統(tǒng)茶葉店吸引力不足,盈利模式單一。連鎖化率達到55%的新茶飲店,在中國抓住了2億人的年輕消費群體。
河南省茶藝文化交流協(xié)會會長遲奧京告訴記者,很多人靠著情懷在維系一家店的運營,覺得掙夠房租等基本支出就滿足了,這樣的茶店缺乏抗風險能力,一旦遭遇大的風浪,很可能就面臨生存危機。
“傳統(tǒng)茶店的盈利模式太單一,沒有構建‘1+N’的盈利模型,把賺錢捆綁在了某個模式上,導致該模式如果出問題,茶店會生存艱難甚至無法生存?!敝袊锠I銷情景式培訓創(chuàng)始人、暢銷書《茶葉應該這樣賣》作者、廣東省茶葉流通協(xié)會商學院副院長戴高諾表示。
入局者增多,競爭日趨白熱化。從鐵觀音、普洱茶到白茶,每個茶葉品類受追捧的同時,都會引來大批茶商的跟進。肖婕表示,前幾年白茶市場火熱,有貨不愁賣,現(xiàn)在是有貨賣不動,甚至同一區(qū)域的代理商還存在大打“價格戰(zhàn)”的情況。
以多功能空間體吸引人流,以新中式零售店打開局面
那茶葉店又該如何提升自身競爭力,走出當下困局呢?戴高諾建議茶葉店主積極探索新的經營策略,以低成本高效率為原則,創(chuàng)新營銷模式。
從過去的單純通過門店銷售,到建設自有茶園,發(fā)展茶文旅,建設茶博物館,嘉木飲選擇在挖掘茶文化的同時,不斷在生產和銷售兩端延長鏈條。
隨著市場環(huán)境的變化,嘉木飲也在不斷調整方向。其董事長陳貴斌告訴記者,在做門店方面曾有兩個思路,一是做終端零售,這種模式可復制性強,二是做目前已有的集合批發(fā)店的形式,這種店鋪面積在上千平方米左右,優(yōu)勢是品類全,但投資大,見效慢,可復制性弱??删C合考量之后,陳貴斌更看好前者。開放式吧臺加標準化的服務,人均消費幾十元即可點上一壺原葉茶,嘉木飲在商場開出的第一家終端零售店開門營業(yè)已有兩個月時間,整體風格上頗有幾分中式“星巴克”的味道。而這種模式是否行得通,或許還需要時間的檢驗。
“老店沒有吸引力了。”肖婕在市場的“黃金地段”重新租下了一個280平方米的鋪子和200多平方米的倉庫。她打算把老店關閉,重新打造出一個集新式茶飲、茶室等為一體的多功能空間體,期冀更多人走進店鋪。
而經歷打擊后的華紫竹則選擇暫時偏于一隅,待時機成熟后,再重新出發(fā)。(李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