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年,芋泥深受消費者追捧,每到冬天更是火遍街頭巷尾。但大家知道綿軟絲滑、甜美馥郁的芋泥有多“可怕”嗎?
芋泥——芋頭的糖油混合物變體
芋頭屬于薯類,和紅薯、土豆、紫薯、山藥類似,都可算作雜糧,替代飲食中精米白面的角色,作為主食,不僅能充饑、提供能量,還能減脂、控血糖。
熱量低——100克芋頭大約只有56~85千卡熱量,是米飯的1/2。
升糖慢,一般在50~55之間,是妥妥的低 GI (低血糖生成指數(shù))食物。
但芋泥和芋頭完全不同,很多人錯誤地以為,芋泥就是芋頭搗成泥。實際上,芋泥本身是沒有味道的,當能吃出甜味時已經(jīng)加了很多糖。
芋泥的做法:芋頭搗成泥+糖+牛奶+黃油+奶油+煉乳。市面上,大多數(shù)芋泥的配方為芋頭100%、糖10%、黃油10%、奶油10%、煉乳10%。拿某款添加了油脂和糖的芋泥來說,每100克的熱量竟飆升到了230千卡,比蒸芋頭高出了近3倍,脂肪含量更是達到了驚人的18%,是妥妥的熱量炸彈。
口感越細膩,吸收越好、升糖指數(shù)越高
如今,甜品、飲品、烘焙食品……到處都能看到芋泥的身影。當芋泥和它們混在一起時,熱量更是大幅度提高。
大多數(shù)甜品店商家為了使芋泥類甜品更加可口,會在制作過程中添加糖、黃油、煉乳等調(diào)味,在機器攪打下,糖、油、奶會更均勻地進入芋泥中。
黃油、煉乳的存在,除了提奶香,另一大目的就是為了讓芋泥更順滑緊密、黏稠好吸。
實際上,越是表層光亮如鏡、口感綿軟香甜的芋泥,它的糖分和碳水化合物就會越快被人體吸收,血糖也跟著“坐過山車”。
預制芋泥,配料不明
芋泥還有一個特殊性,制作過程復雜且不易保存。
芋泥不像葡萄、草莓等水果經(jīng)過清洗、去皮等步驟就能做果茶,奶茶店或甜品店如果想制作芋泥,要蒸煮、攪拌、調(diào)味……
一位茶飲從業(yè)人士表示,現(xiàn)在市面上很多連鎖店,用的都是冷凍芋泥。
很多預制芋泥里,添加的還不是糖、黃油、煉乳,而可能是植脂末、色素、食用香精。
更值得注意的是,現(xiàn)在市面上已經(jīng)出現(xiàn)了很多價格低廉的“預制芋泥”,并且被大量采購,這類產(chǎn)品很多都沒有食品標簽。當然,現(xiàn)蒸現(xiàn)搗的茶飲店也不是完全沒有,一般會以“手作”為賣點,價格也相對較高。
建議喜歡吃芋泥的網(wǎng)友,減少吃芋泥的頻率,吃完后的一兩天內(nèi)盡量控糖;在家自制低糖版芋泥,用其他甜味的食材替代糖;多吃新鮮蔬菜水果,輸送抗氧化物增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