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媚春光里,走進云南省臨滄市云縣愛華鎮(zhèn)水磨村,筆者看到平整的田壩上眾多村民正忙碌著,他們有的在揮舞著鋤頭刨馬鈴薯,有的用小撮箕撿拾馬鈴薯,還有的在裝箱搬運,一派繁忙的豐收景象。
“我家種植馬鈴薯已有20多年了,今天開挖的馬鈴薯有4.5畝,每畝有3噸多,預計毛收入可到4萬多元。馬鈴薯最適合我們村的土地種植。種植馬鈴薯周期短、投入少、效益高?!睈廴A鎮(zhèn)水磨村蜂王寨組村民孟平邊裝車邊高興地說。
水磨村離縣城僅2公里,交通便利,區(qū)位優(yōu)勢明顯。多年來,全村有300余戶農戶充分發(fā)揮城鄉(xiāng)結合部的區(qū)位優(yōu)勢,種起了脫毒馬鈴薯、白馬鈴薯及紅眼馬鈴薯,年種植面積1200余畝,戶均近6畝,農戶種植馬鈴薯最多有100多畝。該村的馬鈴薯平均畝產達3.8噸,目前,每噸售價為2600余元,全村村民種植馬鈴薯年收入突破1100萬元。
水磨村黨支部書記段學蘭介紹說,水磨村的馬鈴薯屬訂單農業(yè),每到收購季節(jié),收購商就會直接到種植馬鈴薯農戶的田塊上進行收購。由于村民種出的馬鈴薯個大、質優(yōu)、無蟲眼,銷路一直很好。每到馬鈴薯收獲季節(jié),北京、上海、廣州等地客商紛紛前往收購。
多年來,云縣積極穩(wěn)步推進冬馬鈴薯種植,在鞏固水磨、邦洪等現(xiàn)有基地的同時,加大新區(qū)示范推廣,增加種植面積,大力推廣高產抗病品種,提高產品商品率。通過大力推廣規(guī)范化壟作、配方施肥、綠色防控、病蟲害綜合防治、藥肥水一體化、機播等新技術,提高了冬季馬鈴薯種植水平。同時,積極鼓勵企業(yè)、合作社申報馬鈴薯“三品一標”,建立產品質量追溯體系,打造云縣冬馬鈴薯知名品牌。去冬今春,全縣馬鈴薯種植面積3.89萬畝,總產量預計突破3.1萬噸,產值預計突破7800萬元。(王應良 崔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