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以來,大豆、玉米陸續(xù)進入采收期。大方縣鼎新鄉(xiāng)大井村由黨支部領辦的合作社旗下300畝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基地里,一排排綠中泛白的玉米稈掛著一根根飽滿的果穗,一壟壟郁郁蔥蔥的大豆,飽滿的豆粒即將破莢而出。兩種作物間隔種植,一高一低,和諧共生,縱橫交錯在希望的田野上。
“每畝大豆為8696株,每株平均59粒,百粒均重18.3克,經現場實測,大豆畝產量91.53公斤……”
基地一角,大方縣農業(yè)農村局農技人員開展了壟距測量、大豆玉米取樣、稱重等一系列現場工作,認真記錄相關數據并進行科學測算。
“從測產結果看,今年的大豆、玉米產量比去年高得多。按玉米個頭,每畝產青貯4噸不在話下,1畝可收入2000元?!贝缶妩h支部書記蔣武林介紹。
大豆玉米的豐收,不僅增加了村集體經濟收入,也讓村民嘗到“甜頭”。
基地內,60多名社員有的割玉米株,有的采大豆。一臺挖機來回穿梭,將堆放整齊的玉米株(青貯玉米)運到貨車上送交青貯玉米收購點。
“合作社請我們收割青貯,一天能賺80元,我都干了10天了。工作點離家近,中午還可抽空去喂牲口。”大井村官寨組村民謝菊開心地說。
大豆玉米的增產,離不開縣、鄉(xiāng)兩級農技人員的技術指導。
“根據去年試種結果,今年我們向農戶推薦優(yōu)質種子,并免費發(fā)放,還從肥料利用、病蟲害防治等方面給予指導。”鼎新鄉(xiāng)農業(yè)服務中心副主任張梅說。
有了農技人員的參與,種植戶熱情大增。新場村紅旗組村民周倩今年向同組村民租了4.5畝地,加上自家的2畝地,全部栽種大豆玉米。
“前幾天,收了一畝的大豆,產量100公斤。雖然玉米還未完全成熟,但從玉米棒的個頭看,每畝玉米收成不會低過450公斤。”周倩樂呵呵說,政府免費發(fā)放種子,有種糧補貼與犁土費補助,我們掙票子,明年會繼續(xù)采取這種種植模式。
大豆玉米巧聯(lián)姻,一地雙種雙豐收。今年,鼎新鄉(xiāng)實施玉米大豆帶狀復合種植3000畝,出臺激勵政策,政府給予種子、犁土費補助,村民新購買的犁土機也能享受大幅度補貼。同時,農技人員提供技術培訓、跟蹤指導等服務,確保各項關鍵技術落實落細。
目前,3000多畝大豆玉米陸續(xù)進入豐產期,收割工作正穩(wěn)步推進,預計9月中旬全部結束。
“下一步,我鄉(xiāng)將積極總結更多更好的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經驗,引導更多的農戶加入復合種植中來,為保障糧食安全貢獻力量?!倍π锣l(xiāng)副鄉(xiāng)長周意表示。(李蕾)




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黑貓投訴
廣告刊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