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記者走進位于山東濰坊安丘市的盛大農產品交易市場,在最顯眼的出口加工區(qū),一箱箱精選大姜正被打包裝柜,等待發(fā)往世界各地。
“這些大姜馬上要發(fā)往孟加拉國,從大年初三開始,市場上每天都有發(fā)往海外的集裝箱貨柜。”市場總經理劉世禎介紹,今年安丘農產品外貿訂單增勢明顯,更多安丘蔬菜走向了“國際餐桌”。
據了解,作為“中國蔬菜出口第一縣”,安丘年出口蔬菜超過40多萬噸,出口常年占濰坊市50%以上、山東省的1/7,在業(yè)界有“世界的菜籃子”美譽。
大蔥畝產量增加15%
山東沃華農業(yè)科技有限公司多年來致力于大蔥機械化栽培技術的探索,成為全國大蔥機械化栽培的引領者。從面朝黃土背朝天到全程機械化種植,沃華公司在大蔥產業(yè)科技創(chuàng)新這條路上已經走了10年。
安丘大蔥是國家地理標志農產品,也是首批中歐地理標志互認互保產品,是安丘農產品出口的當家品種之一。
“近年來,我們在大蔥種子丸粒化包衣、精量化播種、工廠化育苗、自動化移栽、集約化采收5個核心環(huán)節(jié)實現突破,同時配套改進和研發(fā)相關機械設備,工作效率和苗床利用率大大提高,大蔥畝產量增加了15%?!蔽秩A公司執(zhí)行總裁兼首席技術官劉凱自豪地說。
據安丘市農業(yè)農村局局長孫海龍介紹,2022年6月,該局與沃華公司合作申請的國家行業(yè)標準《大蔥工廠化育苗技術規(guī)程》,成功獲農業(yè)農村部批準立項。目前,依托在安丘取得的成功經驗,沃華公司已經在10多個省推廣大蔥全程機械化及全程托管種植模式。
蔬菜有了“專屬身份證”
在大汶河萬潤果蔬專業(yè)合作社櫻桃種植大棚門口,貼有一個“電子安全碼”,購買方只需掃一掃這個“專屬身份證”,種植戶信息、種植作物品種、種植地點、檢測結果等系列詳細信息便一目了然。
“從安丘出去的每種農產品,都可通過智慧平臺進行溯源管理,信息可查詢,源頭可追溯。”安丘市農產品質量安全管理服務中心黨組成員、副主任李坤清說,“近年來,安丘抓農產品質量安全從‘抓產品’轉換為‘抓主體’,既能讓櫻桃等散裝農產品有源可溯,還能督促經營主體從根源上提升農產品質量。”
安丘市委常委、副市長劉娜言語中充滿自信:“我們以標準化為引領,推動農產品生產生態(tài)標準建立,為安丘產出的農特產品貼上最安全、最放心的‘生態(tài)標簽’,打造生態(tài)農業(yè)‘安丘樣板’?!?/p>
多年來,安丘始終堅持用國際標準抓農產品質量安全,已通過“一支隊伍、一個平臺、三個關鍵”,探索出“從土壤到餐桌”全鏈條數字化社會共治新路徑。在制定實施涵蓋基地管理、收獲儲存、包裝運輸、生產加工等269項農業(yè)生產標準的基礎上,安丘參與制定了全國首個生態(tài)原產地產品評定團體標準,將安丘標準上升為國家標準。
出口有了“貼心菜保姆”
在安丘市匯海食品公司加工車間內,工人們正在清洗、加工一批木耳。“前期公司計劃將木耳銷往日本,但難以找到相關標準,在一籌莫展之際,安丘市農產品質量安全管理服務中心工作人員主動送來了出口標準,幫助我們成功點亮了木耳出口板塊。”公司總經理賈國亮表示。
農產品出海并不容易,上百個國家、上千種農產品,交織混合在一起,形成了數萬條標準。要想農產品順利出口,就需要摸清這些標準,但如此復雜的標準掌握起來并非易事。
企業(yè)有需求,政府有服務。李坤清介紹:“我們的技貿服務團隊工作人員會每天全方位瀏覽全球網站,深入研究國外動態(tài)標準,一旦發(fā)現相關標準變更或新增,就會立即在平臺、公眾號上更新,并及時通知相關企業(yè)?!?/p>
同時,安丘還成立了中國農創(chuàng)港跨境電商產業(yè)園,從標準咨詢、資質辦理,到電商磋單、國際物流,安丘用數字平臺服務“一兜到底”,農創(chuàng)港被安丘企業(yè)親切地稱為“菜保姆”,幫助越來越多本土企業(yè)“朋友圈”拓展海外。
2023年度,安丘市農產品出口48.84萬噸,出口額近40億元。“下一步,我們將積極引導企業(yè)加大研發(fā)力度,實現從初級農產品出口到精深加工的轉變,發(fā)展‘跨境電商+產業(yè)帶’,組建安丘進出口商會,對標國際標準爭創(chuàng)全國特色農業(yè)服務出口基地,打造中國農業(yè)服務出口第一縣。”安丘市商務局局長唐永萍說。




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黑貓投訴
廣告刊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