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訪問中國食品安全網(wǎng)!
 

警惕甜蜜誘惑 浙江“甜度”已超標

2025-11-11 10:56來源:錢江晚報 編輯:李方冰

近期,奶皮子糖葫蘆成為新晉“頂流”。雪白奶皮裹著酸甜果粒,外層糖衣脆到掉渣,酸奶、奶皮、水果的三重包裹,一口下去甜絲絲糯嘰嘰還爆汁,多層次的口感迎合了當下年輕人的喜好。

然而,第一批受害者已經(jīng)出現(xiàn),由于糖分攝入超標引發(fā)了皮膚糖化反應,有女孩曬出了“糖化臉”。這迫使很多愛美的女孩趕緊放下了手中的甜品。

幸好,這種反應可逆可控。當糖分透過皮膚滲入臟器、血液時,那就追悔莫及了。

“我才23歲,怎么就得了糖尿病?”

“奶茶我都喝無糖的,蛋糕也是減糖的,我怎么就糖尿病前期了?”

……

中國的“糖人”越來越多。今年6月,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慢病中心發(fā)布了《2005—2023年中國全國及省級糖尿病的患病率和非致命性負擔情況,2050年患病率預測》報告,堪稱新版糖尿病流行的“中國圖譜”。數(shù)據(jù)顯示,2023年全國糖尿病患者已達2.33億人。這就意味著,每6個人中就有1人患糖尿病。中國已然成為糖尿病發(fā)病的“重災區(qū)”。

在飲食文化豐富的浙江,“甜度”如何?我們來一探究竟。

11月14日,我們將迎來第18個聯(lián)合國糖尿病日,“抗糖”戰(zhàn)役尤為緊迫。

偏愛紅燒肉燒餅和油條

浙江“甜度”名列前茅

新版糖尿病流行的“中國圖譜”,透露的信息很多。

從全局來看,近年來糖尿病患者數(shù)量不斷增加,與2005年相比,2023年的患者數(shù)量激增163%。年齡標準化患病率從7.53%飆至13.67%。

性別分析顯示,男性糖尿病流行率始終高于女性。吸煙、肥胖及社會文化和生物學因素都是導致這一差異的重要原因。

中國糖尿病地圖呈現(xiàn)“北高南低、城市高于農(nóng)村”的鮮明差異。北京以28.45%的患病率位居榜首,天津和上海分別以25.78%和22.04%位列第二和第三。

浙江人并非“高枕無憂”,在這個榜單中,浙江“甜度”名列前茅。

在杭州某互聯(lián)網(wǎng)公司工作的90后小陳對此深有體會?!拔覀冝k公室10個人里,就有兩個查出血糖偏高。大家都自嘲是‘甜蜜的打工人’。”小陳的苦笑背后,是一個不容忽視的社會現(xiàn)實。

在浙江各大醫(yī)院,內(nèi)分泌科的醫(yī)生感觸最深。

“從門診量來看,糖尿病病人確實越來越多,上升趨勢明顯。”浙江大學醫(yī)學院附屬第四醫(yī)院內(nèi)分泌科主任醫(yī)師張韶君坦言。她的診室外,候診的患者坐滿了長廊。

這背后有檢測普及的原因。張韶君分析道:“以前很多人根本不查血糖,現(xiàn)在就連農(nóng)村地區(qū)也普及了一年一次的體檢,村里經(jīng)常有量血壓、測血糖的活動,檢出率自然提高了?!?/p>

浙江省人民醫(yī)院內(nèi)分泌科副主任醫(yī)師黃青華也有同感,“從飲食角度來說,浙江人碳水攝入普遍偏高,偏愛紅燒肉、燒餅油條、甜水等,這些高升糖指數(shù)的食物會迅速推高血糖,長期過量攝入就會增加患病風險。”同時,隨著外賣的興起與普及,油、鹽、糖含量往往超出健康標準好幾倍,也加重了身體的負擔。

兩位專家一致認為,“甜度”增加的根本原因在于生活方式的變化。簡而言之,條件好了,吃得好、動得少,疾病就跑不了。

糖尿病年輕化趨勢明顯

青少年患者不再罕見

糖尿病早已不是老年人的專屬,呈現(xiàn)年輕化趨勢。“二十年前,糖尿病門診幾乎見不到40歲以下的2型糖尿病患者。現(xiàn)在,二三十歲的2型糖尿病患者已經(jīng)很常見,小朋友2型糖尿病的患病率也逐年上升。”黃青華說起這個變化時,語氣中透著憂慮。

“糖分”總是能乘虛而入,尤其是現(xiàn)代越來越“脆皮”的年輕人。她分享了一個令人印象深刻的病例:一位剛參加工作不久的IT男,年僅23歲,體重已達90公斤,BMI超過28kg/m2。“他每天都要加班到晚上9點才能吃上晚飯,生活極其不規(guī)律。體檢時發(fā)現(xiàn)血糖偏高,雖然還沒有出現(xiàn)典型多飲多食多尿體重下降的糖尿病癥狀,但檢查提示已經(jīng)是糖尿病前期。”不幸中的萬幸是,男孩的血糖還處在可調(diào)節(jié)范圍內(nèi),通過生活習慣改善和減重,仍有可能逆轉。

讓人警醒的是,越來越多的青少年也加入了“糖人”行列。張韶君剛剛接診的15歲女孩阿花(化名)就沒這么幸運了。初診時,她就被診斷為2型糖尿病,空腹血糖高達16mmol/L,遠遠超過正常值(<6.1mmol/L)?!斑@個數(shù)字說明,她可能早在一兩年前就患上了糖尿病。”

阿花體重75公斤,酷愛奶茶、炸雞和零食。“她媽媽很瘦,家族沒有糖尿病史,完全是因為不良飲食習慣導致肥胖,進而引發(fā)糖尿病?!睆埳鼐f,“確診時家長完全不能接受,反復問‘孩子這么小怎么會得糖尿病’?!?/p>

阿花需要接受糖尿病對癥治療,若胰島功能保存較差,無法恢復正常血糖調(diào)節(jié)功能,等待她的將是長期藥物治療。

張韶君指出,青少年糖尿病患者往往存在“癥狀隱匿”的特點:“成年人血糖高會多喝白開水,孩子卻可能用奶茶、飲料來解渴。家長以為孩子只是嘴饞,殊不知這已經(jīng)是疾病信號。”

管住嘴邁開腿

科學減糖指南

糖尿病的危害不止于血糖升高,長期控制不佳還會引發(fā)多種并發(fā)癥,如手腳麻木、失明、大血管病變等,嚴重的會導致冠心病、心梗,危及生命。所以,將血糖納入日常管理非常關鍵。管住嘴、邁開腿,是糖尿病防治的基石。

“糖尿病的飲食管理,核心是低糖低脂飲食?!秉S青華給出了建議,“主食要控制總量,甜食、油炸食品和動物內(nèi)臟盡量不吃,堅果也不能吃太多?!彼忉專骸爸魇愁愂澄镏饕煞质翘妓衔铮湛?,升糖速度也快;甜食、油炸食品和動物內(nèi)臟都是高糖高脂食物,會加重身體負擔;而堅果雖然不甜,但脂肪含量高,熱量密度大,像瓜子、花生、核桃這些,很多人一吃就停不下來,很容易熱量超標。”

在烹飪方式上,她推薦清蒸、水煮:“比如清蒸魚、白灼蝦等,會比紅燒、油炸的做法更健康。還要注意少喝湯汁,因為油脂、嘌呤含量會比較高。”

張韶君則提醒了“粗糧陷阱”:“有些人用玉米、南瓜代替米飯,但如果選的是甜玉米、貝貝南瓜這些高糖品種,反而會適得其反。應該選擇燕麥、蕎麥、糙米等低升糖指數(shù)的粗糧?!?/p>

“現(xiàn)代人最大的問題就是坐得太久、動得太少。”張韶君說。她為上班族支招:“每隔一小時就站起來活動十分鐘,做做擴胸運動、伸展運動等。上下班盡量步行或騎自行車?!?/p>

黃青華強調(diào)了規(guī)律作息的重要性,并建議晚餐最好在7點前完成,飯后散步30分鐘左右,最好10點左右能上床睡覺。

黃青華說:“有糖尿病家族史、肥胖、缺乏運動的人群,應該每半年檢測一次空腹和餐后2小時血糖、糖化血紅蛋白,平時也可以測一下指間血糖。”

張韶君還建議關注腰圍和體重變化:“男性腰圍超過90厘米,女性腰圍超過85厘米,就是腹型肥胖,是糖尿病的高危信號。家里備個體重秤,每周稱一次,體重增加就要及時調(diào)整。”(楊茜 周澤楷 金南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