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訪問中國食品安全網(wǎng)!
 

湖北省市場監(jiān)管局發(fā)布有毒野生菌食物中毒防控宣傳提示

2024-06-28 15:54來源:中國食品安全網(wǎng) 編輯:邱水英

中國食品安全網(wǎng)訊 (何成江 王芙蓉 記者胡毅)夏季氣溫升高,降雨增多,又到了野生蘑菇旺盛生長的季節(jié)。湖北省地域遼闊,野生蘑菇種類多,分布廣泛,野生磨菇有的營養(yǎng)手富,是人們盛中的美味;有的卻含有毒素是極毒的殺人高手。如毒蠅幫膏菌中含有的鵝膏毒肽,其毒性比氰化物毒性大數(shù)十倍,50g毒蠅鵝膏菌的毒素含量足以毒死一個成年人。一種毒蘑菇可能含有多種毒素,而一神毒素又可能存在于多種毒磨菇中。

磨菇中毒沒有特效藥物和療法,中毒者死亡率高,是食物中毒中最主要致死因素。

自然界有毒磨菇1000多種,我國有近500種,能使人致命的約100種。

民間流傳的一些識別毒磨菇的方法并不可靠,比如顏色鮮艷者有毒;不生蛆蟲者有毒,與銀器、大蒜共煮變黑者有毒等。因此單純依靠民間傳說識別磨菇是不安全的,甚全是很危險的。

蘑菇的毒性與種類有關,與磨菇的外形、顏色、生長環(huán)境等沒有必然的關系。識別毒蘑菇的科學方法有三種:生物實驗、毒化分析和形態(tài)學鑒別。專家們至今還未找到快速可靠的毒蘑菇鑒別方法。很多中毒者說以前曾吃過“同樣的”蘑菇?jīng)]有中毒,事實上他們是不同的種類,只是外觀相似而已。如毒紅菇和紅菇。松塔牛肝菌和美味牛肝菌,兩者外形非常相似,但毒紅菇和松塔牛肝菌是極毒磨菇,紅菇和美味牛肝菌是味道鮮美的食用菌。

為了避免蘑菇中毒事件發(fā)生,最安全的是:不要采摘、加工、銷售、食用不認識的野生蘑菇!不要食用未吃過的,來源不清楚的或是似曾相識的野生蘑菇!健康誠可貴,生命價更高!健康和生命比美味更重要,請珍惜健康和生命!如果吃了蘑菇后發(fā)生了頭暈、惡心、嘔吐、興奮、過敏等身體不舒服的感覺時,請及時去醫(yī)院就診,干萬不可疏忽大意。

消費者務必到正規(guī)的超市、農(nóng)貿(mào)市場購買人工培育的菌類食品,并保存好購物憑證。不在流動攤點購買野生蘑菇,不要吃不認識的野生蘑菇。餐飲服務提供者購買菌類食品原料時,一定要索證索票,做好臺賬,切記不要隨意采購、加工制作來路不明野生蘑菇和野菜售賣。

發(fā)現(xiàn)蘑菇中毒者,應及時呼叫救護車,將中毒者送往醫(yī)療機構(gòu)。同時讓中毒者大量飲用溫開水或淡鹽水,然后將手伸進咽喉部催吐,以減少毒素吸收。對昏送的中毒者,不要強行向口內(nèi)灌水,防止窒息。要及時在中毒現(xiàn)場搜集保留蘑菇樣品供醫(yī)護人員救治時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