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一年一季,如何讓這份嶺南佳果的美味延續(xù)一整年呢?作為“中國荔枝之鄉(xiāng)”,東莞市大朗鎮(zhèn)有辦法——可以制成甜蜜美味的荔枝干。而“焙荔枝干”這一工藝也入選了東莞市第二批市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名錄。
選材用料大有講究
記者近日走進東莞市大朗鎮(zhèn)水平村的一家荔枝干加工場。剛一踏進工場大門,香濃的荔枝干氣味伴隨著一陣陣熱浪撲面而來,在空氣中肆意彌漫。爐上正在烘焙荔枝,炭火在鼓風機的協(xié)助下燒得正旺。一個三四平方米大的炭爐上鋪滿了荔枝干,烘焙師傅陳浩強一邊謹慎地控制火候,一邊細心地對荔枝進行挑揀、翻轉(zhuǎn),使其受熱均勻。
陳浩強師承東莞市市級非遺項目烘焙荔枝干代表性傳承人葉茂水。他潛心學習荔枝干烘焙技藝多年,一心傳承與發(fā)揚這項傳統(tǒng)技藝。別看荔枝干成品干巴巴其貌不揚,從選材用料,到烘焙工藝,其中學問還真不少。陳浩強告訴記者說:“首先是選材大有講究。烘焙荔枝干主要采用槐枝、糯米糍兩種荔枝,又以糯米糍為佳。糯米糍果實大、少焦殼、無破口,經(jīng)過晾曬之后果肉厚實、色美味甜;其次,還需選用半紅半青的鮮果,烘焙出來的荔枝干才能色澤金黃、口味上佳。過熟的荔枝鮮果烘出來的荔枝干一眼就能看出來,從賣相到味道都會大打折扣?!?/p>
三道工序成就美味
荔枝干加工有日曬和熱干燥等方法。陳浩強采用人工焙制的方法。歷時70多個小時的烘焙,需要有人全程守候,控溫,交替晾焙。經(jīng)過“落生”“回爐”“溫果”三個工序,最終成就這份美味。陳浩強說:“從荔枝鮮果進來,先烘30個小時左右,然后晾一兩天,再回爐焙30個小時左右。在翻動爐中的荔枝時,必須得讓荔枝受熱均勻。前期溫度可以高一點點,最后會控制在62℃左右低溫慢烘,慢火焙出來的荔枝干更漂亮?!?/p>
經(jīng)驗豐富的師傅會根據(jù)爐中荔枝的狀態(tài)對爐溫作出實時調(diào)整。之所以要這樣做,是因為爐溫低了不利于水分散發(fā),輕則拖慢烘焙進度,嚴重時甚至會造成荔枝變質(zhì);爐溫高了會使荔枝過度脫水而烘焦。
歷經(jīng)大約一周的烘焙,五斤鮮果焙成一斤干果,再經(jīng)由挑選分揀,裝箱儲藏,這份夏日的香甜得以延續(xù)至全年。陳浩強為家庭儲存荔枝干支招:“荔枝干最好存放在冰箱或冷庫,2℃-8℃可以成年儲存;或者在陰涼處密封存放,每兩三個月拿出來晾曬,防止受潮變質(zhì)?!?/p>
烘干后的荔枝不僅有了與新鮮荔枝截然不同的口感,還多了滋補的功效,既可以當作零食直接食用,也經(jīng)常被用來煲湯,是走親訪友的送禮佳品,更是離家的游子心心念念的家鄉(xiāng)味。(文聰 朗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