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里來是新年,臘味悠長滿桌歡。
在火腿占據(jù)C位的云南,其實臘味也有一席之地,特別是在匯聚天下美食的昆明,臘味的穿透力獨具暖意。
新春佳節(jié),殺年豬,做臘味,有了這些忙碌,便有了團圓的期待,年也有了飽含煙火的味道。因為制作臘味的時間臨近農(nóng)歷新年,所以臘味被視為年味的一部分。對于中國人來說,只要在隆冬臘月吃上一口臘味,便能喚醒對家的記憶。
相傳在夏朝時,人們于農(nóng)歷十二月合祭眾神叫作臘,因而十二月叫臘月。臘肉就是在冬天將肉類以鹽漬經(jīng)風干或熏干制成而得名。臘味在中國歷史悠久,早在周朝的《周禮》《周易》中已有關(guān)于肉脯和臘味的記載。古人喜歡捕獲獵物,如野兔、野豬、野雞,這些捕獵所得的野味,往往一次性吃不完,需要儲存,先人為防止其他動物偷吃,就把肉掛在高處,成風干肉類。
臘味流傳至今,已然成為人們餐桌上不可或缺的美食。光從種類來說,就有臘腸、臘肉、臘排骨、臘魚、臘鴨、臘雞等,仿佛萬物皆可臘。再加上不同地區(qū)的氣候和飲食習慣不同,爆炒、清蒸、湯煮等吃法更是不拘一格。
臘肉是過年的儀式感
“上香腸、臘肉啦!”見父親端著香腸和臘肉上桌,李敏和母親趕緊將桌子中間的位置騰了出來,一定要把香腸和臘肉放在桌子最中間才是過年的儀式感。李敏是定居在昆明的四川人,爸媽特意從老家?guī)狭俗约褐谱鞯南隳c和臘肉來昆明過年。
落座后,父親連忙讓大家嘗嘗自己今年做的香腸和臘肉,說:“我今年調(diào)料改良了一下,沒有那么辣,還熏了一下?!薄把^的果然更好吃?!贝蠹叶紝Ω赣H的香腸和臘肉豎起了大拇指。
年夜飯上,香腸和臘肉擁有著自己獨特的江湖地位,而四川的香腸和臘肉可以說是“獨步天下”。
“每逢臘月,不管是農(nóng)村的院壩,還是城市住戶的陽臺都掛滿了香腸和臘肉。在有些老小區(qū),從下往上看,每家每戶的陽臺都掛滿了香腸和臘肉,很是壯觀。我小時候還會去數(shù),哪一家做的香腸和臘肉最多。”李敏說,她父親每年都會自己做香腸、臘肉,這是過年的煙火味,也是李敏對每年相聚的期待。
早在臘月十二,李敏就和父親聊起了2022年的臘肉計劃。“今年你們啥時候殺豬呀?”“已經(jīng)約了師傅明天來殺了?!薄敖衲甓嘧鳇c臘肉,還可以送朋友一些?!薄耙谩!?/p>
臘月十三,是李敏家殺豬的日子。這頭豬,李敏的父親已經(jīng)養(yǎng)了整整一年,肉質(zhì)不肥,煎出來有濃濃的肉香味,這肉灌香腸、做臘肉都是上品。李敏的父親裝了20斤肥肉、50斤瘦肉到鎮(zhèn)上專門灌香腸的地方去加工。他說,灌香腸肥肉和瘦肉的比例最好是3比7,肉太瘦曬干后容易柴,咬不動,太肥吃著又太膩。調(diào)料主要有辣椒面、花椒面、食鹽、白酒、冰糖細粉、胡椒粉和雞精,一般會有配好的香腸袋裝料,10斤肉1包料,當然也可以根據(jù)自己的喜好來搭配調(diào)料比例,因此每一家制作出來的香腸是不一樣的味道。
將肥肉和瘦肉切成薄片,倒上調(diào)料攪拌均勻,便可以進入灌腸機了。把小腸腸衣套在出肉口,一人負責裝肉搖手柄,一人負責將進入腸衣的肉分成小段并用繩子打結(jié)。李敏的父親將加工好的香腸用牙簽將每一節(jié)都扎了小孔后,掛在竹竿上進行晾曬,此后就將美味留給了時間。
李敏的父親不僅做了香腸,還將五花肉全部切條自己腌制臘肉。準備八角、桂皮、陳皮、花椒、香葉、小茴香、干辣椒等,在燒熱的鍋里加入食鹽、香料翻炒,當鹽的顏色微微發(fā)黃,香料變脆便可以了,出鍋后將鹽篩出。接下來便是腌制了,先將每一塊肉都揉搓上白酒和炒后的香料及鹽,此后將所有肉放在一個大缸里,上面撒上炒制的香料,蓋上蓋子開始腌制。
“一般腌制3到5天,2天翻一次,時間短一點,肉就不會太咸,我是腌制4天后拿出來用溫開水洗凈晾曬的?!崩蠲舻母赣H說。
四川的冬天氣溫低,空氣濕潤,香腸和臘肉與空氣中的水汽親密接觸,充分發(fā)酵。也正是由于這種潮濕的空氣,在有太陽的時候須將香腸和臘肉抬出來曬,否則一不小心香腸和臘肉就生霉了,而沐浴了充足陽光的香腸和臘肉則會風干水分,慢慢升騰出自己的香味。
山間的柏樹枝彌漫著濃郁綿長的香氣,是熏制臘肉的上好材料。李敏的父親在自己的院子里搭起了一個小炕灶,點燃松柏樹枝,再加上橘子皮和柚子皮,在無法充分燃燒的狀態(tài)下,橘子皮和柚子皮與柏樹枝一起化作有香氣的微粒和煙霧升騰直上,與香腸和臘肉交融纏繞。當香腸和臘肉熏至金黃,油脂滴落在松枝上,飽含煙火的香腸和臘肉便在冬天的饋贈下大功告成了。
昆明臘味眾口可調(diào)
昆明也有不少人會制作香腸、臘肉,但并不像四川那樣普遍。
長居昆明的宋婆婆是湖南人,她曾連續(xù)兩年在昆明的冬天制作臘肉,但都以失敗告終。第一年,她將臘肉放在盆里腌制了4天后,發(fā)現(xiàn)肉變質(zhì)了,她說可能是昆明冬天太暖和的緣故。第二年,她將肉放在冰箱里腌制,晾曬了4天之后,肉就完全風干變硬了?!爸笫旌螅D肉沒有香味,只能稱作風干鹽肉,昆明風太大,臘肉沒有發(fā)酵的過程,也就沒有四川臘肉獨特的香味。”宋婆婆說。
事實上,昆明周邊的村民殺豬后,大部分做的都是壇子肉,因為在臘月制作,昆明人也將壇子肉稱作臘肉。小劉家在嵩明,每年她家都要殺年豬,吃過殺豬飯后,她家的五花肉幾乎都會用來做壇子肉。
“壇子肉最初的目的是保存吃不完的肉,后面逐漸成為一種美食?!毙⒄f,將五花肉切成一個個小方塊,用香料腌制5至6個小時,然后放進滾燙的清油里面炸,當肉炸至焦黃后,撈出放進壇子里,將豬油倒進壇子,讓油將肉完全淹沒,再把壇子密封好,這樣制作的壇子肉保存一年也不會壞。
這道菜也是小劉家年夜飯桌上的重頭菜,從壇子里摳出一塊化油后切成厚片,與蒜苗和干辣椒一炒,便勝過無數(shù)美味。
除了壇子肉,昆明尋甸的牛干巴更是一絕。油炸干巴這道菜對于昆明人而言并不陌生,這也是云南獨特的美食。云南干巴又以尋甸、會澤等地為最好,其中尋甸的牛干巴還是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chǎn)品。
尋甸的冬天異常適合做干巴,每年過了霜降,就進入了制作牛干巴的好時間。這時候,大家會選擇年齡適中的精壯黃牛肉進行脫酸,脫酸后低溫低鹽手工揉制,放入缸內(nèi)腌制30天,最后取出懸掛晾曬。根據(jù)個人喜歡的口感,可以晾曬3至6個月。尋甸牛干巴切片呈紫紅色、脂肪呈乳白色或金黃色,具有牛干巴特有的香氣。
臘味不僅僅是臘月正月人們餐桌上的重頭戲,更是贈送親朋的佳品。在農(nóng)村,送上自家做的臘味,便是對親朋好友最高的禮節(jié)。
“這是我今年做的香腸和臘肉,純天然無添加,你帶回去嘗嘗味道?!泵糠暧杏H戚來家里,李敏的父親便會送上一些香腸和臘肉,在他看來,這是市場上買不到的好東西,是一份獨有的情誼。
當有親戚客氣說:“不用了,我家自己也做了香腸和臘肉?!崩蠲舻母赣H便會說:“你家的是你家的,我家的味道不一樣,我這可是養(yǎng)了一年的豬,這肉市場上可不好買?!痹诶蠲舻母赣H看來,這就是農(nóng)村人珍視的年貨。
實際上,開放多情的春城,還可以發(fā)現(xiàn)來自湖南的臘雞、臘魚,來自貴州的臘豬肚、臘排骨,來自廣東的臘海貨。八方珍饈與云南火腿在昆明餐桌的相聚,恰似別有韻味的臘界“武林大會”,令人口舌大動,熱烈咀嚼津津有味的中國日子。(倪瑗)